依氟鸟氨酸(Eflornithine)是一种于2023年在美国获批上市的鸟氨酸脱羧酶抑制剂,主要用于预防儿童和成人高风险神经母细胞瘤的复发。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于幼儿的恶性实体肿瘤,尤其高风险类型复发率较高,治疗挑战较大。依氟鸟氨酸的上市为这类患者提供了一种维持治疗选择,旨在延长无病生存期并降低复发风险。
在作用机制方面,依氟鸟氨酸通过不可逆地抑制鸟氨酸脱羧酶(ODC)的活性发挥作用。鸟氨酸脱羧酶是多胺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而多胺是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必需的分子。在神经母细胞瘤等快速生长的肿瘤细胞中,多胺的合成通常异常活跃,从而促进肿瘤生长和存活。通过抑制ODC,依氟鸟氨酸显著降低细胞内多胺水平,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这种机制不仅针对肿瘤细胞本身,还可能影响肿瘤微环境,从而增强抗肿瘤效果。
![下载 (1) [最大宽度 320 最大高度 240] 2025082609431886131](/upload/ueditor/image/20250826/2025082609431886131.jpg)
基于临床研究数据,依氟鸟氨酸在预防高风险神经母细胞瘤复发方面显示出疗效。一项关键临床试验表明,与历史对照组相比,接受依氟鸟氨酸维持治疗的患者无事件生存期(EFS)和总生存期(OS)均有所改善。该药物通常用于完成初始强化治疗(如化疗、手术或放疗)后的患者,以长期口服方式维持治疗效果。推荐用法为每日两次口服,根据体表面积调整剂量,治疗可持续最多两年或直至疾病进展。临床结果显示,依氟鸟氨酸能够有效降低复发风险,尤其对于高风险群体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尽管依氟鸟氨酸疗效不错,但其副作用也需引起关注。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如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贫血)、听力障碍(如耳鸣或听力下降)以及胃肠道症状(如腹泻、恶心和呕吐)。此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或疲劳。因此,在治疗开始前需进行基线听力测试、全血细胞计数和肝功能检查,并在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这些参数。总体而言,副作用大多为轻至中度,通过剂量调整或支持治疗可得到管理,但需个体化评估以平衡疗效与安全性。
目前,依氟鸟氨酸片尚未在中国上市,海外原研药价格较高,每盒(192mg*100片)约为一万多美元,且暂无仿制药上市。这限制了其可及性,但随着进一步研究和市场扩展,该药有望为更多高风险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提供长期生存获益。总的来说,依氟鸟氨酸通过独特的机制和临床验证的疗效,成为肿瘤维持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进展。
参考链接:https://www.dru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