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戈替尼(Filgotinib)是Janus激酶(JAK)抑制剂的一员,专为类风湿性关节炎(RA)和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设计。对于中度至重度活动性RA患者,当传统治疗如甲氨蝶呤(MTX)或其他疾病修饰抗风湿药物(DMARDs)失效或不耐受时,非戈替尼可单独或联合使用,有效控制疾病。同样,对于中度至重度活动性UC患者,在常规治疗无效或存在禁忌时,非戈替尼也是一种有效选择,可单独或与皮质类固醇并用。
非戈替尼通过阻断JAK信号通路,显著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从而减轻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长期应用显示,它能有效控制RA疾病活动,减轻关节肿痛,改善身体功能,甚至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关节损伤。其每日一次的口服方式便捷,提高了患者依从性。为平衡疗效与安全性,建议长期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对于存在静脉血栓栓塞(VTE)、心血管事件或恶性肿瘤风险的患者,初始剂量建议为100毫克每日,必要时可增至200毫克。
尽管非戈替尼疗效显著,但长期使用需注意不良反应,如上呼吸道感染、头痛、恶心和腹泻等。因其免疫抑制作用,患者感染风险增加,需定期监测感染症状。同时,应关注VTE、心血管事件和恶性肿瘤风险,特别是高风险患者需定期检测。出现严重副作用时,可能需调整剂量或暂停治疗。
价格方面,非戈替尼尚未在国内上市,患者需海外购买。原研版价格高昂,欧版一盒(200毫克×30片)约一万多人民币。而老挝卢修斯生产的仿制版,每盒(100毫克×30片)约九百人民币,药物成分与原研版基本一致,价格更亲民,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总之,非戈替尼作为靶向治疗药物,在RA和UC治疗中展现重要价值。其通过抑制JAK通路减少炎症,长期使用可有效控制疾病,改善患者生活。但需注意不良反应风险,特别是感染、VTE和心血管事件。价格虽高,仿制药的出现为患者带来经济选择。使用过程中,患者应与医生密切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参考资料:https://go.drugbank.com/drugs/DB14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