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1-9769

医药资讯

骨髓纤维化新药资讯资讯
血小板增多症
骨髓瘤
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肾肺功能失调
骨髓纤维化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输血性铁过载
贫血
  • 莫洛替尼是否有国产版本可供选择

    莫洛替尼(momelotinib)是一种激酶抑制剂,在医疗领域主要用于治疗成人贫血患者的中度或高风险骨髓纤维化(MF) ,涵盖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或继发性骨髓纤维化(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引发的情况)。然而,对于国内患者关心的是否有国产版本可供选择这一问题,答案并不乐观。

    截至目前,莫洛替尼在国内尚未上市,也并没有国产版本。这意味着国内患者无法在本土市场直接获取该药物。从药物研发的角度来看,一款新药从研发到上市需要经历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包括临床前研究、多期临床试验等,还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这些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

    2025051602075006896

    若国内患者有使用莫洛替尼的需求,目前只能借助正规的海外渠道。海外市场上,莫洛替尼有原研药和仿制药之分。原研药由 GLAXOSMITHKLINE 公司生产,产地为美国,海外美版莫洛替尼原研药价格高昂,常见规格的售价高达二十多万元 ,这对很多患者家庭来说是沉重的经济负担。

    相比之下,仿制药价格更为亲民。例如,经老挝卫生部批准上市的卢修斯仿制版,其药物成分与原研药基本一致,100mg*30 片规格的最新价格在两千元左右 ,为患者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选择。但患者通过海外渠道购买时,务必选择正规途径,以确保药品质量和来源可靠,避免买到假药劣药,影响治疗效果。

    国内患者虽暂时无法获得莫洛替尼的国产版本,但随着医药行业的发展和相关政策的推进,未来或许会有新的变化。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药品审批动态,同时在当下借助可靠的海外渠道谨慎用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参考资料: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melotinib

    2025-05-16
  • 靶向药莫洛替尼停药后是否会疯长

    莫洛替尼(Momelotinib)作为一种针对特定血液疾病的靶向治疗药物,其在控制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然而,对于许多患者而言,一个最为关心的问题便是:一旦停药,病情是否会迅速反弹,甚至出现“疯长”的现象?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莫洛替尼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特定的激酶活性,从而阻断疾病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达到控制疾病进展的目的。这意味着,只要药物在体内维持一定的浓度,它就能持续地发挥治疗作用。然而,当患者停止服药后,药物浓度逐渐下降,其治疗作用也随之减弱。

    2025051612370388675

    对于莫洛替尼停药后病情是否会“疯长”的问题,这实际上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一方面,疾病的恶性程度、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之前的治疗效果都会影响到停药后的病情变化。另一方面,停药的方式和时机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患者是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量停药,并且停药后继续接受密切的监测和随访,那么病情反弹的风险可能会相对较低。

    一般来说,任何靶向药物在停药后,都存在病情反弹的可能性。因此,对于莫洛替尼而言,患者在停药后应继续接受医生的监测和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的病情变化。

    莫洛替尼停药后病情是否会“疯长”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停药计划,并在停药后继续接受密切的监测和随访,以确保病情的稳定和控制。

     

    参考资料: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melotinib

    2025-05-16
  • 芦可替尼片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哪些事项?

    芦可替尼片是一种靶向Janus激酶(JAK)信号通路的小分子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中危或高危的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及皮质类固醇难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等疾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芦可替尼片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芦可替尼片的治疗需要严格遵循医嘱,患者必须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用药,不得擅自更改剂量或停药。这是因为芦可替尼片作为一种处方药,其疗效和安全性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得到保障。

    患者在用药期间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如过敏反应、感染迹象、出血倾向等,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芦可替尼片。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或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

    2025051611585442056

    此外,芦可替尼片可能会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导致药效降低或不良反应增加。因此,患者在用药前必须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以及保健品等,以便医生评估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风险。

    最后,患者在用药期间还需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总之,芦可替尼片在治疗中危或高危的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等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遵循医嘱、监测身体状况、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以及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等方面的问题。

    参考资料:https://www.jakavi.com/


    2025-05-16
  • 芦可替尼片与其他同类药物相比有何优势?

    芦可替尼片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抑制剂,主要靶向Janus激酶(JAK)信号通路,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特别是在中危或高危的原发性骨髓纤维化(MF)、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以及皮质类固醇难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等领域展现出显著疗效。与其他同类药物相比,芦可替尼片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芦可替尼片在治疗骨髓纤维化方面表现出色。骨髓纤维化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髓中纤维组织增生,导致造血功能异常。芦可替尼片通过抑制JAK信号通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脾脏肿大和总症状评分。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患者在接受芦可替尼片治疗后,脾脏缩小的比例高达50%以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提升。这一疗效在多个临床试验中得到了验证,包括JAKARTA和JAKARTA2等研究,均显示出芦可替尼片在治疗骨髓纤维化方面的卓越表现。

    2025051611581796319

    芦可替尼片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中也具有显著优势。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红细胞数量异常增多的疾病,患者常出现头痛、眩晕、耳鸣等症状。芦可替尼片通过抑制JAK信号通路,能够有效降低红细胞数量,减少放血治疗的次数,并控制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降低病情恶化的风险。这使得芦可替尼片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此外,芦可替尼片在治疗皮质类固醇难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方面也展现出光明前景。移植物抗宿主病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常见于接受器官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芦可替尼片通过抑制JAK信号通路,能够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改善患者的皮疹、肝功能异常等症状,提高生存率。

    除了疗效显著外,芦可替尼片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虽然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血小板减少、贫血和感染等不良反应,但总体而言,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且多数可以通过调整剂量或对症治疗得到控制。此外,芦可替尼片的使用相对方便,患者可以口服给药,提高了治疗的便捷性和患者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芦可替尼片在治疗中危或高危的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及皮质类固醇难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使用方便等特点使得芦可替尼片成为这些疾病治疗中的重要选择。然而,在使用芦可替尼片时仍需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潜在的不良反应风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使用。

    参考资料:https://www.jakavi.com/


    2025-05-16
  • 对于特定患者群体,芦可替尼片的使用有何特殊建议?

    芦可替尼片是一种口服的Janus激酶(JAK)1和JAK2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中危或高危的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包括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对于特定患者群体,芦可替尼片的使用需要特别注意。

    对于血小板计数较低的患者,芦可替尼片的剂量可能需要调整。例如,对于血小板计数在50,000/mm³至200,000/mm³之间的患者,推荐的单次给药剂量可能较低,或者需要采用分次给药的方式,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5051611570368851

    对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芦可替尼片的使用也需要谨慎。肝损伤患者应根据血小板计数推荐的起始剂量将减少大约50%,并根据安全性和疗效的密切监测结果,对后续给药剂量进行调整。这是因为肝功能不全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从而增加药物在体内蓄积的风险。

    此外,老年患者在使用芦可替尼片时也需要特别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可能会逐渐下降,因此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加强监测。同时,老年人可能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在用药期间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

    总之,芦可替尼片在治疗中危或高危的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和GvHD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对于特定患者群体,如血小板计数较低、肝功能不全或老年患者,使用芦可替尼片时需要特别注意剂量调整、监测和不良反应的预防。在使用该药物时,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参考资料:https://www.jakavi.com/


    2025-05-16
  • momelotinib与莫洛替尼药物有何不同

    Momelotinib(商品名Ojiaara)与莫洛替尼实际上是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名称,前者是英文名,后者则是中文译名。该药物由葛兰素史克(GSK)研发,是一种针对骨髓纤维化(MF)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用于伴有贫血的中高危骨髓纤维化患者,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骨髓纤维化。尽管药物本质相同,但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地区的上市情况、价格和获取途径存在一定差异。

    从药物属性来看,莫洛替尼是一种JAK1/JAK2抑制剂,同时能够抑制ACVR1(激活素受体样激酶2),从而降低肝素肽(hepcidin)的表达,改善贫血症状。这一机制使其在骨髓纤维化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尤其是对于同时存在贫血和脾肿大的患者。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200mg,口服服用,常见副作用包括血小板减少、出血风险增加、疲劳和胃肠道反应等。

    2025051611523022016

    目前,莫洛替尼尚未在国内上市,因此患者如需使用,只能通过海外正规渠道获取。原研药在美国市场的价格较高,每盒(规格通常为200mg30片)售价约二十多万元人民币,经济负担较重。相比之下,老挝卢修斯制药生产的仿制药已获老挝卫生部批准上市,其药物成分与原研药基本一致,但价格显著降低,100mg30片的规格仅需两千元左右,为患者提供了更经济的选择。不过,选择仿制药时需确保渠道正规,以避免药品质量问题。

    在存储方面,莫洛替尼需在常温(20℃~25℃)下保存,避免潮湿,以确保药效稳定。无论是原研药还是仿制药,均需严格遵循存储要求,以保障用药安全。

    总体而言,Momelotinib与莫洛替尼是同一药物的不同名称,核心区别在于市场供应和价格。原研药价格昂贵且国内未上市,而老挝仿制药则以更亲民的价格为患者提供了替代方案。未来如果该药物能在国内获批并纳入医保,将极大提升患者的用药可及性。

     

    参考资料: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melotinib

    202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