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1-9769

医药资讯

骨髓瘤新药资讯资讯
血小板增多症
骨髓瘤
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肾肺功能失调
骨髓纤维化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输血性铁过载
贫血
  • 特立妥单抗(泰立珂)是由哪家公司研发生产的

    特立妥单抗是由全球知名医药企业强生公司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其研发与生产主要由强生旗下的杨森制药部门主导。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BCMA/CD3双特异性抗体,泰立珂的诞生标志着强生在血液肿瘤治疗领域的又一次突破性进展。

    强生公司凭借其深厚的科研实力与临床经验,针对多发性骨髓瘤这一高度异质性的血液肿瘤,开发了泰立珂这一创新疗法。该药物通过同时靶向T细胞表面的CD3受体和骨髓瘤细胞表面的B细胞成熟抗原(BCMA),将T细胞精准重定向至肿瘤细胞,激活其杀伤能力,从而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精准打击。这一独特的作用机制,为既往接受过多种治疗仍复发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2025111011482339766


    泰立珂的研发历程凝聚了强生团队多年的心血。从靶点发现、药物设计到临床试验,每一步都经过严格验证。2022年,泰立珂率先在美国获批上市,随后在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相继获批,成为全球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新希望。2024年6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泰立珂在中国上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三线治疗(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抗CD38单克隆抗体)的RRMM成人患者。这一批准不仅填补了国内BCMA/CD3双抗治疗领域的空白,也体现了中国药品监管机构对创新疗法的认可与支持。

    目前,泰立珂已在中国多家指定药房和医院上市,患者需凭医生处方购买使用。作为强生在血液肿瘤领域的重要布局,泰立珂的上市进一步丰富了其产品组合,也为更多患者带来了功能性治愈的可能。

    参考资料:https://www.tecvayli.com/


    2025-11-10
  • 特立妥单抗(泰立珂)如何用药

    特立妥单抗作为一种创新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通过同时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和CD3受体,激活患者自身T细胞攻击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为复发或难治性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其用药方案需严格遵循专业指导,确保疗效与安全性。

    特立妥单抗仅通过皮下注射给药,不可静脉输注。治疗初期采用递增剂量策略以降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等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具体而言,第1天给予0.06mg/kg的初始剂量,第3天提升至0.3mg/kg,第5天则给予1.5mg/kg的首次全治疗剂量。完成递增剂量后,患者进入每周一次的维持治疗阶段,每次注射剂量仍为1.5mg/kg。对于持续六个月以上达到并维持完全缓解或更好疗效的患者,给药频率可调整为每两周一次,以优化长期治疗的便利性与安全性。

    2025111011464753460


    在接受特立妥单抗治疗期间,患者需在递增剂量方案的每次给药前1-3小时服用治疗前药物,包括皮质类固醇、抗组胺药和退热剂,以降低CRS风险。同时,患者需住院观察48小时,以便医疗团队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急性不良反应。给药时间窗具有一定灵活性,递增剂量2可在递增剂量1后的2至7天内给予,首次治疗剂量也可在递增剂量2后的2至7天内调整,这一设计充分考虑了患者个体差异与不良反应管理的实际需求。

    治疗期间,患者需定期接受血液学、肝肾功能等指标的监测,以评估疗效与安全性。医疗团队会根据监测结果,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动态调整剂量或给药间隔,确保治疗方案的精准实施。患者也需主动报告任何不适,与医疗团队保持密切沟通,共同优化治疗过程。

    参考资料:https://www.tecvayli.com/


    2025-11-10
  • 特立妥单抗(泰立珂)可能存在哪些害处或风险

    特立妥单抗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的BCMA/CD3双特异性抗体,其治疗机制通过重定向T细胞杀伤表达BCMA的骨髓瘤细胞,为患者提供了新的生存希望。然而,这一创新疗法也伴随着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需在临床应用中严格监测与管理。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是特立妥单抗治疗中最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研究显示,约72.3%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会出现CRS,其中1级和2级占比最高,但仍有0.5%的患者发生4级危及生命的反应。CRS的典型表现为发热、寒颤、低血压、心动过速及缺氧,中位发病时间为给药后2天,持续时间约2天。若未及时干预,可能进展为心功能不全、呼吸窘迫综合征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为降低风险,临床采用递增剂量给药方案,并在每次用药前1-3小时给予地塞米松、苯海拉明及对乙酰氨基酚预防性治疗。

    2025111011472891046


    神经毒性风险同样显著,包括免疫效应细胞相关性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17%的患者报告神经毒性事件,其中头痛最为常见(9.9%),4.2%的患者发生ICANS,表现为意识模糊、书写困难或癫痫发作。ICANS可能独立于CRS发生,或在CRS消退后出现,需通过脑部MRI及腰穿排查其他病因。治疗期间需持续监测神经功能,若出现3级以上神经毒性,需暂停用药直至症状缓解。

    感染风险是特立妥单抗治疗的另一大挑战。研究显示,56.2%的患者发生感染,其中21.9%为3级及以上严重感染,4%的患者死于感染。肺炎、败血症及耶氏肺孢子虫肺炎是主要致死原因。此外,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PML)虽罕见(0.5%),但致死率极高,需通过MRI及脑脊液检测及时诊断。治疗期间应常规进行抗病毒预防,并避免使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血液学毒性亦不容忽视。66%的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27.2%发生血小板减少,4.7%伴有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骨髓抑制可能导致感染风险攀升,需每周监测全血细胞计数,并根据严重程度调整剂量或暂停治疗。此外,22.5%的患者发生低丙种球蛋白血症,需定期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必要时补充免疫球蛋白。

    特殊人群风险需重点关注。孕妇使用特立妥单抗可能导致胎儿暴露于人IgG,引发胚胎损害,因此治疗期间及停药后5个月内需严格避孕。哺乳期妇女应暂停哺乳,以防药物通过乳汁排泄。老年患者(≥75岁)占比23%,其肝肾功能减退可能加剧药物蓄积风险,需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

    长期安全性仍需持续观察。尽管真实世界研究显示,中位随访5.3个月时总缓解率(ORR)达67%,但长期用药可能引发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肿瘤溶解综合征或间质性肺病等罕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期间应每月监测肝肾功能、乙肝病毒载量及胸部CT,确保早发现、早干预。

    特立妥单抗为R/R MM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路径,但其风险需通过规范化的剂量调整、预防性用药及严密监测来管控。临床实践中,医生需权衡疗效与安全性,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实现生存期延长与生活质量的双重提升。

    参考资料:https://www.tecvayli.com/

     


    2025-11-10
  • 伊沙佐米(恩莱瑞)主要用于治疗哪几类具体的疾病

    伊沙佐米(Ixazomib商品名为恩莱瑞是一种口服的靶向治疗药物,属于蛋白酶体抑制剂。在当前的临床应用中,其适应症非常集中和明确,主要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这一特定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是起源于骨髓中浆细胞的一种癌症,其特征是恶性浆细胞在骨髓中不受控制地增殖,并产生异常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进而可能导致骨骼破坏、贫血、肾功能损害和高钙血症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伊沙佐米并非作为单一药物使用,而是作为联合治疗方案中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其标准的应用方案是与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构成一个通常被称为IRd方案的治疗组合。这一联合方案具有明确的适用人群,主要针对那些既往已经接受过至少一种系统性治疗方案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这意味着它常用于疾病的复发或难治阶段,为经历过初始治疗但病情再次进展或对初始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后续治疗选择。

    2025103102201829835

    从治疗阶段上看,伊沙佐米联合方案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序列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适用于经过一线或多线治疗后的维持治疗或挽救治疗,旨在重新控制疾病、减少肿瘤负荷,并尽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其口服给药的特性为患者提供了显著的便利,使得治疗可以在家中进行,从而减少了频繁住院输注的需要,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伊沙佐米的临床应用严格限定于多发性骨髓瘤。目前,无论是临床指南还是药品监管机构的批准,均未将其用于治疗其他类型的血液肿瘤,如淋巴瘤或白血病,也未用于实体瘤的治疗。其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细胞内蛋白酶体的功能,扰乱蛋白质代谢,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虽然在理论上有其广度,但在实践中已被证实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具有相对特异性的疗效。

    因此,对于患者和医生而言,明确伊沙佐米专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至关重要。在考虑使用该药物前,必须通过专业的病理学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并严格评估其是否符合联合方案的具体适应症,即是否为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患者。这种精准的疾病定位是确保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基础。

     

    参考资料:https://www.ninlaro.com/

    2025-10-31
  • 伊沙佐米(恩莱瑞)详细的用量用法及不同情况调整说明

    伊沙佐米(Ixazomib商品名恩莱瑞)是一种口服蛋白酶体抑制剂,常与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疗法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其用药方案需严格遵循医嘱,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动态调整。

    伊沙佐米的标准剂量为每次4mg,每周一次口服,固定于28天治疗周期的第1、8、15天服用。来那度胺需在周期第1-21天每日口服25mg,地塞米松则在周期第1、8、15、22天口服40mg。患者需在固定时间服药,进餐前至少1小时或餐后至少2小时用清水送服整粒胶囊,不可压碎、咀嚼或打开胶囊,以避免药物暴露影响疗效。

    2025103101483328665

    肝功能受损患者需根据损伤程度调整剂量:轻度损伤无需调整,中度至重度损伤(总胆红素>1.5倍正常值上限)建议减量至3mg。肾功能不全患者中,轻度至中度损伤(肌酐清除率≥30mL/min)无需调整,重度损伤或需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建议减量至3mg。由于伊沙佐米无法通过透析清除,给药时间无需考虑透析安排。老年患者(≥65岁)通常无需调整剂量,但75岁以上患者需密切监测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若漏服且距离下次计划给药时间≥72小时,可补服漏服剂量;若<72小时则跳过,不得双倍剂量补服。服药后呕吐时,无需重复给药,按原计划服用下一剂。用药过量尚无特效解毒剂,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并提供支持性治疗。

    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水平。若出现血小板减少、外周神经病变、水肿或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医生可能根据严重程度暂停用药或调整剂量。患者应避免同时使用CYP3A强效诱导剂(如利福平),以免降低疗效。

     

    参考资料:https://www.ninlaro.com/

    2025-10-31
  • 伊沙佐米的生产厂家信息及原研药的价格介绍

    伊沙佐米(Ixazomib)是一种口服蛋白酶体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其适应症明确,即与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疗法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该药物通过抑制细胞内蛋白酶体的活性,扰乱癌细胞的正常代谢,最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为复发或难治性骨髓瘤患者提供了重要的口服治疗选择。

    该药物的原研厂家为美国武田制药公司。武田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业务和研发实力的跨国制药企业。伊沙佐米作为其肿瘤管线中的重要产品之一,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这意味着该药物已经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评,其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获得了官方认可,国内患者可以在正规医疗机构中获得该药品。

    2025103110423340562

    在价格方面,伊沙佐米原研药在国内市场的价格处于较高水平,具体的售价因药房进货渠道、优惠政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通常一盒的售价在数千元人民币的区间。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而言,这确实构成了不小的经济压力。值得庆幸的是,该药物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这显著改善了其可及性。经过医保报销后,患者实际自付的费用会因所在地区的具体医保政策而有所不同,个人负担得以大幅减轻。因此,获取准确自付金额的最佳途径是咨询当地医院的医保办公室或药房。

    与国际原研药价格相比,海外市场上出现的仿制药版本,老挝的合规仿制药,在价格上展现出明显的优势,其价格仅为数百元人民币。这种价格差异为不同经济条件的患者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

    然而,在考虑不同来源的药品时,患者必须将药品质量与渠道可靠性置于首位。选择国内正规渠道购买的医保药物,能够确保药品来源清晰、质量可控,并能获得专业的药学服务。如果考虑其他购药途径,务必在主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审慎的评估和选择,核心目标是在保障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寻求最合适的治疗路径。

     

    参考资料:https://www.ninlaro.com/

    202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