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1-9769

医药资讯

肿瘤科新药资讯资讯
肺癌
肝癌
乳腺癌
直结肠癌
胃癌
胰腺癌
肾癌膀胱癌
卵巢癌
宫颈癌
淋巴瘤
甲状腺癌
子宫内膜癌
骨肿瘤
其他肿瘤
前列腺癌
其他肿瘤
黑色素瘤
  • 阿可替尼(康可期)是国产药物还是进口药物呢?

    阿可替尼是一款进口药物,由英国阿斯利康制药公司研发并生产。作为新一代高选择性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阿可替尼通过精准抑制BTK活性,阻断B细胞异常增殖、迁移与存活所需的信号传导,从而实现对特定血液肿瘤的靶向治疗。

    阿可替尼是一种高效、选择性的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它为多种B细胞恶性肿瘤的治疗带来了革新。这款口服靶向药物通过精确抑制BTK这一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有效阻断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存活信号,从而控制病情发展。

    2025111811375578817


    目前,阿可替尼在中国已获批用于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这一批准为这类复发或难治性的侵袭性淋巴瘤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治疗新选择。此外,它在全球范围内还广泛应用于其他淋巴系统疾病,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显示出其在血液肿瘤领域的重要地位。

    在临床应用中,阿可替尼的整体耐受性良好,但其副作用管理同样不容忽视。较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腹泻、恶心、疲劳以及肌肉关节疼痛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出血倾向增加或感染风险升高。因此,治疗期间需要医患之间保持密切沟通,患者应及时向医生反馈任何身体出现的新症状或不适。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对症支持治疗、暂时调整药物剂量或加强监测等策略来管理这些不良反应,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帮助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参考资料:https://www.calquence.com/


    2025-11-18
  • 服用恩曲替尼(罗圣全)有哪6大禁忌事项

    恩曲替尼作为一种针对特定基因变异的靶向治疗药物,在肺癌、肉瘤等实体瘤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疗效,但服用时需严格遵循多项禁忌事项以确保用药安全。

    首先,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需严格禁用。恩曲替尼可能对胎儿造成严重损害,包括致畸风险,因此孕妇及计划怀孕的女性应避免使用。对于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治疗期间及停药后至少五周内需采取有效避孕措施,防止药物通过胎盘或乳汁影响胎儿或婴儿健康。

    其次,药物相互作用需高度警惕。恩曲替尼主要通过CYP3A酶代谢,与强效或中效CYP3A抑制剂合用时,可能显著升高其血药浓度,增加心脏毒性风险;与CYP3A诱导剂合用则可能降低疗效。此外,葡萄柚汁中的呋喃香豆素会抑制CYP3A活性,导致药物蓄积,因此服药期间需避免饮用。同时,恩曲替尼与P-gp底物或BCRP底物合用时,可能因竞争性转运影响药物分布,需谨慎评估风险。

    2025111811343636999


    再者,心脏功能监测不可或缺。恩曲替尼可能引发QT间期延长、心动过速甚至心力衰竭,尤其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或电解质紊乱的患者风险更高。用药前需完善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治疗期间定期监测心电图及电解质水平,若出现头晕、晕厥等疑似心脏毒性症状,应立即就医。

    此外,特殊人群用药需个体化调整。儿童患者需根据体表面积计算剂量,且骨折风险较成人更高,用药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评估骨密度;老年人因代谢能力下降,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及认知功能,防止药物蓄积引发不良反应。

    最后,用药依从性直接影响疗效。恩曲替尼需整粒吞服,不可咀嚼或溶解,若漏服且距下次服药时间超过12小时需补服,否则跳过;服药后呕吐需立即补服。治疗期间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以评估疗效及安全性。

    参考资料:https://www.roche.com/products/rozlytrek


    2025-11-18
  • 一旦开始服用布格替尼,是不是就不能停药了?

    布格替尼是一种针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治疗药物,它通过抑制ALK蛋白的活性,阻断癌细胞的信号传导途径,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对于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布格替尼提供了重要的治疗选择,尤其是那些对其他ALK抑制剂产生耐药的患者。

    2025111811245174691


    然而,服用布格替尼并不意味着绝对不能停药。是否停药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治疗反应以及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来综合判断。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间质性肺病、复发性高血压、危及生命的心动过缓、4级视力障碍等,医生可能会建议永久停药。此外,如果患者因不良反应以外的原因中断治疗14天或更长时间,重新用药时需从低剂量开始,逐步调整至既往耐受剂量,若在此过程中仍无法耐受,则可能需进一步减量或停药。

    布格替尼的用药方案需严格遵循医嘱,患者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在治疗期间,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心率、视力以及生化指标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患者也应注意避免与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同服,以免影响布格替尼的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参考资料:https://www.alunbrig.com/


    2025-11-18
  • 达克替尼/达可替尼(多泽润)究竟属于第几代靶向药?

    达可替尼是一种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抗癌药物,属于第二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与第一代药物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通过可逆结合抑制EGFR信号不同,达克替尼通过不可逆地与EGFR(HER1)结合,同时抑制HER2和HER4家族成员,形成“泛HER抑制”效应。这种双重作用机制不仅增强了药物对肿瘤生长信号的阻断能力,还能延缓因HER家族旁路激活导致的耐药问题,为患者提供更持久的疗效。

    2025111811222575570


    作为第二代药物,达克替尼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显著优势。其不可逆结合特性使其对EGFR敏感突变的抑制作用更强,尤其针对19号外显子缺失或21号外显子L858R突变的NSCLC患者,可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此外,达克替尼的入脑效果较好,对脑转移患者具有潜在治疗价值,而第一代药物在此方面效果有限。

    尽管疗效显著,达克替尼的副作用管理需重点关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皮疹、甲沟炎等,严重者需调整剂量或暂停治疗。例如,出现3-4级腹泻或皮疹时,需暂停用药直至症状缓解至1级以下,再根据情况恢复治疗。患者用药期间应避免同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若需抑酸治疗,可选用局部作用的抗酸剂或组胺H2受体拮抗剂,并严格遵循用药时间间隔。

    达克替尼的上市为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其第二代靶向药的定位和泛HER抑制特性,使其在疗效和耐药管理上更具优势。

    参考资料:https://www.pfizer.com/products/product-detail/vizimpro


    2025-11-18
  • 马吉妥昔单抗(麦甘乐)是什么时候正式上市的

    马吉妥昔单抗是一款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Fc优化型单克隆抗体药物,于2023年9月1日在中国获批上市。

    该药物由MacroGenics公司研发,通过优化抗体Fc段结构,增强与免疫细胞FcγRIIIa受体的结合能力,从而更有效地激活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抑制肿瘤细胞生长。2020年12月,基于全球III期SOPHIA研究的积极结果,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马吉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用于接受过两种或两种以上抗HER2治疗的转移性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其中至少一种方案用于转移性疾病治疗。这一批准为晚期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2025111811155530144


    在中国,马吉妥昔单抗的上市进程同样备受关注。2023年,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再鼎医药引进的马吉妥昔单抗注射液上市,适应症为转移性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三线及以上治疗。此次获批基于全球SOPHIA研究及中国桥接研究的数据支持,结果显示马吉妥昔单抗在中国人群中有效且耐受性良好,与全球研究结果一致。

    马吉妥昔单抗的上市,填补了中国HER2阳性乳腺癌后线治疗的空白,为既往接受过多种抗HER2治疗但病情进展的患者提供了新的生存希望。其独特的Fc优化设计,使得药物在疗效和安全性上展现出独特优势,进一步丰富了HER2靶向治疗的选择。

    参考资料:https://www.margenza.com/


    2025-11-18
  • 靶向药厄达替尼(博珂)一旦停药肿瘤会疯长吗

    厄达替尼作为针对FGFR基因突变的口服抑制剂,其停药后肿瘤是否会“疯长”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综合判断。该药物通过特异性阻断FGFR1-4受体活性,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信号通路,适用于携带FGFR2/3突变的尿路上皮癌等患者。其作用机制决定了药物对肿瘤生长的抑制具有可逆性——当药物停止后,肿瘤细胞可能因失去持续抑制而重新获得生长能力,但“疯长”并非普遍现象,而是受多重因素影响。

    首先,停药后肿瘤生长速度与患者病情阶段密切相关。若患者处于病情稳定期,且肿瘤对药物敏感度较高,短期停药通常不会导致肿瘤迅速恶化。临床观察显示,此类患者停药后肿瘤转移情况、病灶数量及疾病进展时间与持续用药者相近,这得益于药物在体内的残留效应及肿瘤本身的低增殖活性。然而,若患者处于病情快速进展期,或肿瘤已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停药可能使癌细胞重新活跃,导致肿瘤复发或转移风险显著增加。例如,长期使用厄达替尼后,肿瘤细胞可能通过FGFR基因二次突变或旁路信号通路激活(如MET、EGFR过表达)产生耐药性,此时停药可能加速耐药细胞的增殖。

    2025111811134218558


    其次,停药方式对肿瘤控制至关重要。擅自停药或未遵医嘱调整剂量可能破坏治疗连续性,缩短药物有效作用时间,甚至引发症状加剧。例如,厄达替尼需通过定期监测血磷水平及眼科症状调整剂量,若因副作用(如高磷血症、视网膜病变)自行停药,可能导致肿瘤失去抑制而反弹。相反,在医生指导下短暂停药(如因手术、严重不良反应需暂停治疗)通常更安全,医生会通过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等指标评估停药风险,并制定替代方案(如联合化疗或免疫治疗)以维持病情稳定。

    此外,患者个体差异(如免疫状态、肿瘤异质性)也会影响停药后果。部分患者可能因自身免疫系统较强或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较高,在停药后仍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病情稳定;而另一些患者则可能因肿瘤侵袭性强或存在多克隆耐药突变,停药后迅速出现疾病进展。因此,停药决策需基于个体化评估,而非一概而论。

    为降低停药风险,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以监测肿瘤动态。若因副作用需停药,医生可能建议换用其他FGFR抑制剂(如佩米替尼)或联合治疗(如厄达替尼+抗血管生成药物),以延缓耐药进展。同时,患者应注重生活管理,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及心理调适增强免疫力,为治疗提供支持。

    总之,厄达替尼停药后肿瘤是否“疯长”无固定答案,但通过科学评估、规范用药及综合管理,可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延长生存期。患者应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避免盲目行动,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参考链接:https://www.balversa.com/


    202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