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布格替尼(布加替尼)(Brigatinib),作为一种针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中。作为第二代ALK抑制剂,布格替尼(布加替尼)的设计旨在克服第一代药物(例如克唑替尼)在临床应用中遇到的一些挑战。
第一代ALK抑制剂克唑替尼(Crizotinib)在治疗ALK阳性NSCLC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然而,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许多患者对克唑替尼产生了耐药性。这种耐药性的产生主要归因于ALK基因的二次突变以及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排斥机制。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第二代ALK抑制剂应运而生,其中布格替尼(布加替尼)便是杰出的代表。
布格替尼(布加替尼)在设计上更具选择性和效力,能够更有效地抑制ALK及其突变形式。研究表明,布格替尼(布加替尼)对克唑替尼耐药的多种突变体,如L1196M、G1269A、S1206Y和F1174C等,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活性。此外,布格替尼(布加替尼)还能穿透血脑屏障,对脑转移病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能有效延缓疾病的进展。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布格替尼(布加替尼)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克唑替尼。在ALTA-1L这项III期临床试验中,与克唑替尼相比,布格替尼(布加替尼)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同时在总生存期和客观缓解率方面也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对于已经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并出现耐药的患者,布格替尼(布加替尼)同样表现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当然,布格替尼(布加替尼)的使用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如恶心、腹泻、头痛、咳嗽和疲劳等。尽管这些副作用通常相对较轻,但在临床应用中仍需密切关注患者的个体差异和药物的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