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肾小球肾炎是一类复杂的免疫介导疾病,主要导致肾小球的损伤,是引发肾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占终末期肾病病例的10%至15%。在众多肾小球肾炎的类型中,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在成人及儿童群体中均表现出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IgAN的临床表现范围广泛,从无症状的血尿到快速进展的肾小球肾炎均有可能发生。
近年来,内皮素受体拮抗剂(ERA)如阿曲生坦、阿伏生坦、斯帕森坦和TAK-044等被提出用于减缓该疾病的进展,尽管在临床应用中的成功率仍有待提高。这些药物在降低蛋白尿和白蛋白尿方面显示了一定的效果,但对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改善效果并不显著。斯帕森坦/司帕生坦(Sparsentan)作为一种新型口服双重ERA以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于2023年2月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IgAN患者。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选择性拮抗内皮素A型受体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这两种受体与IgA肾病和FSGS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关于斯帕森坦疗效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性评估,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荟萃分析验证随机对照试验(RCTs)的结果,以建立更加坚实的证据基础。我们的研究目标是评估斯帕森坦与厄贝沙坦在IgA肾病和FSGS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方法包括对截至2024年的多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通过风险比(RR)和均值差(MD)来综合评价各项治疗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共有884名患者参与了三项相关研究。在改善尿蛋白与肌酐比值(UP/C)方面,斯帕森坦的效果显著优于厄贝沙坦,百分比降低率为0.66(95%可信区间[CI]:0.58-0.74,P<0.001)。此外,在蛋白尿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的患者比例方面,斯帕森坦组的表现也优于厄贝沙坦,RR分别为2.57(95%CI:1.73-3.81,P<0.001)及1.63(95%CI:1.4-1.91,P<0.001)。然而,关于GFR的影响,结果未显示斯帕森坦与厄贝沙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MD=1.98ml/min/1.73 m²,95%CI:-1.05-5.01,P=0.2)。除低血压外,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斯帕森坦组中低血压发生率较高(RR=2.02,95%CI:1.3-3.16,P=0.002)。
综上所述,斯帕森坦在治疗FSGS和IgA肾病患者方面展现出良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然而,为进一步验证这些发现,仍需开展更多精心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特别是针对ARB、ACE抑制剂及类固醇的比较研究,以获取更大样本量的确凿证据。
参考资料:https://bmcnephro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882-024-0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