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在肾病治疗中,斯帕森坦(Sparsentan)作为一款新药,为许多原发性免疫球蛋白 A 肾病(IgAN)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患者带来希望。但随着其应用,患者们也开始担忧,斯帕森坦会导致肝中毒吗?
从斯帕森坦的作用机制来看,它主要是通过双重作用来保护肾脏,既是内皮素受体 A(ETA)拮抗剂,又是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拮抗剂,以此阻断对肾脏有害的不良反应,调节身体机能。然而,药物进入人体后,大多需经过肝脏代谢,这就使得肝脏在药物作用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
在斯帕森坦的临床试验阶段,研究人员对药物安全性进行了严格监测。虽然大部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未出现严重的肝脏相关问题,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了肝功能指标异常的情况。不过,这些异常并不等同于肝中毒。肝中毒通常是指肝脏受到严重损伤,导致肝脏功能严重受损,出现如黄疸、肝功能急剧下降等症状 。而在临床试验中,一些患者出现的肝功能指标波动,如转氨酶轻度升高,可能是药物对肝脏代谢产生的短暂影响,通过调整用药剂量或密切观察,部分指标可恢复正常。
当然,由于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斯帕森坦的反应可能不同。某些患者本身肝脏功能较弱,或者正在同时服用其他可能影响肝脏功能的药物,在使用斯帕森坦时,肝脏负担可能会加重,从而增加出现肝脏问题的风险。
总体而言,目前并没有确凿证据表明斯帕森坦一定会导致肝中毒,但患者在使用斯帕森坦期间,必须严格按照医嘱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一旦发现肝功能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保障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