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氨己烯酸,也被称为喜保宁,是一种用于治疗婴儿痉挛及局灶性癫痫的重要药物。这两种名称实际上指的是同一种化合物,即4-氨基-5-己烯酸,其化学式为C6H11NO2,分子量为129.15700。
从成分的角度来看,氨己烯酸(喜保宁)主要由活性成分氨己烯酸以及一系列辅料组成。活性成分氨己烯酸是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关键,它通过抑制γ-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活性,从而增加γ-氨基丁酸(GABA)的浓度。GABA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具有抑制神经元兴奋性的作用。因此,氨己烯酸能够增强GABA的抑制作用,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达到抗癫痫的效果。
除了活性成分外,氨己烯酸(喜保宁)还含有多种辅料,如羟苯甲酯、羟苯丙酯、十二烷基硫酸钠、微晶纤维素、聚维酮、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羟丙甲纤维素、二氧化钛和聚乙二醇等。这些辅料在药物制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增加药物的稳定性、改善药物的口感和溶解性、便于药物的加工和成型等。
对比氨己烯酸和喜保宁的成分,可以发现它们实际上是完全相同的。喜保宁作为氨己烯酸的商品名,在市场上更为人熟知。无论是活性成分还是辅料,两者都保持一致,确保了药物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面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氨己烯酸和喜保宁是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名称,它们在成分上完全相同。氨己烯酸(喜保宁)作为一种有效的抗癫痫药物,通过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为婴儿痉挛及局灶性癫痫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参考资料:https://www.sabri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