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培米替尼/佩米替尼(Pemigatinib)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属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特定基因突变的胆管癌和骨髓/淋巴肿瘤。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选择性抑制FGFR1、FGFR2等受体的活性,阻断异常信号传导,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对于携带FGFR2融合或重排的胆管癌患者,以及伴有FGFR1重排的骨髓/淋巴肿瘤患者,培米替尼提供了一种精准的治疗选择。
在疗效方面,培米替尼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对于既往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胆管癌患者,该药物可帮助延缓疾病进展,部分患者甚至达到肿瘤缩小的效果。同样,在复发或难治性骨髓/淋巴肿瘤患者中,培米替尼也能有效控制病情。然而,其疗效因人而异,与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肿瘤负荷及个体差异密切相关。因此,用药前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认FGFR突变状态,以确保治疗的针对性。
尽管培米替尼的疗效值得肯定,但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常见的副作用包括高磷血症,表现为血磷水平升高,可能伴随肌肉痉挛、疲劳或皮肤瘙痒,需通过饮食调整或药物干预管理。此外,患者可能出现视力问题,如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导致视力模糊或光敏感,需定期进行眼科检查。胃肠道反应如恶心、腹泻、食欲下降也较常见,通常可通过支持性治疗缓解。其他可能的副作用还包括口腔炎、关节痛、乏力及肝功能异常,需在用药期间密切监测相关指标。
培米替尼的用法需严格遵循医嘱。胆管癌患者通常采用“服14天、停7天”的周期方案,每日一次13.5mg;而骨髓/淋巴肿瘤患者需连续每日服用同一剂量,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服药时应整片吞服,避免与食物相互作用,并固定每日用药时间以提高疗效稳定性。若漏服时间超过4小时或服药后呕吐,无需补服,直接按计划服用下一剂即可。
总体而言,培米替尼为特定基因突变的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但其副作用管理至关重要。患者在用药前应充分了解可能的药物反应,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血磷、肝功能和视力,并与医生保持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规范用药和科学监测,可以最大化药物疗效,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参考资料:https://go.drugbank.com/drugs/DB1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