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在癌症治疗领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直是医学界重点攻克的难题。达克替尼(dacomitinib)作为一种针对该病症的新型靶向药物,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达克替尼主要用于治疗已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的非小细胞肺癌。这一适应症明确了其适用人群,即那些病情较为严重、癌细胞发生转移的患者。通过精准的靶向治疗,达克替尼能够针对肿瘤细胞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发挥作用,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为患者争取更多的生存时间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达克替尼的作用机制独特且有效。它属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EGFR在细胞生长、分化和增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在某些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GFR基因会发生突变,导致其过度活化,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达克替尼通过与EGFR结合并抑制其激活,阻断EGFR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这种机制使得达克替尼对EGFR突变型肿瘤细胞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在有效抑制肿瘤的同时,对正常细胞的影响相对较小。
在用法用量方面,达克替尼的推荐剂量为每天口服45毫克一次,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患者应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服用药物,以保证药物在体内的浓度稳定。服用时可以与食物一起服用,也可以空腹服用,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如果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如第一次剂量减少为每天一次30毫克,第二次减少剂量为每天一次15毫克。
然而,达克替尼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食欲和营养吸收;皮肤反应,如皮疹、瘙痒、干燥、脱屑等,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观,还可能引起不适;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气促等;以及肝功能损伤、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如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和眼部症状(如干眼症、视力下降等)等。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如严重的皮疹、呼吸困难、肝功能明显异常等,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及时就医。
在使用达克替尼时,患者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该药对药物成分过敏的患者、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有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以及有心脏、呼吸和神经系统问题的患者等禁止使用。其次,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及肺部影像学检查等,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和药物对身体的影响,调整治疗方案。此外,达克替尼与某些药物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如质子泵抑制剂(PPI)可能降低达克替尼的吸收,因此在使用时应避免同时使用,如需使用,应间隔至少6小时。
达克替尼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了解药物的适应症、作用机制、用法用量、副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资料:https://www.pfizer.com/products/product-detail/vizim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