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全球医药巨头赛诺菲(Sanofi)于4月3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新型口服可逆性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Rilzabrutinib(瑞扎布鲁替尼)成功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ODD),用于治疗两种极具挑战性的罕见疾病——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wAIHA)和IgG4相关疾病(IgG4-RD)。这一里程碑式进展标志着该药物在免疫介导疾病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长期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罕见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作为赛诺菲创新药物研发管线中的明星分子,Rilzabrutinib凭借其独特的TAILORED COVALENCY®技术平台,实现了对BTK靶点的精准选择性抑制。该技术通过优化药物分子与BTK活性位点的结合模式,在增强靶点抑制效能的同时显著降低脱靶效应风险,为开发更安全、更有效的免疫调节疗法奠定基础。目前,该药物针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上市申请已同步在美国、欧盟及中国进入监管审评阶段,FDA设定的目标审批日期为2025年8月29日,此前已在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地获得ITP适应症的孤儿药认定。
破解溶血困局:wAIHA治疗迎来新曙光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作为一种危及生命的罕见病,其核心病理机制在于患者自身免疫系统错误攻击红细胞,导致溶血加速与骨髓代偿性造血失衡。患者常因红细胞过早破坏出现严重贫血,临床表现为持续性疲劳、血栓栓塞风险增加、头晕心悸及呼吸困难等症状。由于现有治疗手段有限,该领域存在显著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在针对wAIHA的2b期临床试验(NCT05002777)中,Rilzabrutinib展现出令人瞩目的疗效。研究纳入22例患者,经16周治疗后,64%(14/22)的受试者实现总体血红蛋白水平显著提升,溶血标志物同步下降,且未观察到严重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这一结果不仅验证了药物对疾病核心病理通路的干预效果,更凸显其良好的安全性特征,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依据。
攻克纤维炎症顽疾:IgG4-RD治疗实现突破
IgG4相关疾病作为另一种复杂罕见的慢性纤维炎症性疾病,可累及胰腺、肾脏、胆管等多个器官系统,导致不可逆的组织纤维化与功能障碍。其进行性、复发性的特点使得疾病管理充满挑战,传统治疗方案常伴随糖皮质激素依赖及严重副作用。
在针对IgG4-RD的2a期临床试验(NCT04520451)中,Rilzabrutinib展现出多维度的治疗获益。经52周持续治疗,患者疾病发作频率显著降低,器官损伤标志物改善,糖皮质激素用量大幅减少。安全性数据与既往研究保持一致,未发现新增风险信号。赛诺菲透露,该试验的完整数据将在近期国际医学会议上发布,有望进一步揭示药物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特征。
创新机制驱动多重免疫调节
BTK作为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的关键节点,在多种免疫细胞中发挥枢纽作用。Rilzabrutinib通过精准抑制BTK活性,可有效阻断异常免疫反应的级联放大,同时保留机体正常免疫功能。这种多重免疫调节特性使其不仅在治疗ITP、wAIHA和IgG4-RD中表现突出,更展现出治疗其他免疫介导疾病的潜力。
随着孤儿药资格的相继获得和临床数据的持续积累,Rilzabrutinib正加速推进全球注册进程。赛诺菲研发团队表示,将继续深化该药物在更多适应症中的研究,致力于为全球罕见病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这款创新药物的成功研发,不仅体现了赛诺菲在免疫疾病领域的深厚积淀,更彰显了以精准医学突破罕见病治疗瓶颈的行业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