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索拉菲尼(Sorafenib)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自2007年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不可手术的肝细胞癌以来,已成为晚期肝癌系统治疗的重要药物。作为首个被证实能延长晚期肝癌患者生存期的靶向药物,索拉菲尼通过抑制VEGFR、PDGFR和RAF等多个靶点,发挥抗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双重作用。其标准用法为每次0.4g(2×0.2g)、每日两次口服,需空腹或伴低脂、中脂饮食服用,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
在国际研究领域,索拉菲尼的疗效已在多项大型临床试验中得到验证。SHARP研究和亚太地区研究均显示,索拉菲尼较安慰剂显著延长晚期肝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达10.7个月和6.5个月)。这些突破性成果确立了索拉菲尼作为晚期肝癌一线标准治疗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更多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的涌现,研究者开始探索索拉菲尼与其他药物的联合策略。例如,索拉菲尼与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序贯治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使用等方案,在部分研究中显示出优于单药的潜力,为肝癌综合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在国内临床实践中,索拉菲尼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学者针对乙肝相关肝癌高发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真实世界研究,进一步验证了索拉菲尼在中国患者群体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研究还发现索拉菲尼对伴有门静脉癌栓的肝癌患者具有一定疗效,这为这类预后极差的患者群体提供了治疗选择。同时,为应对索拉菲尼常见的手足皮肤反应、腹泻等不良反应,国内医疗团队积累了丰富的剂量调整和管理经验,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用药耐受性和依从性。
随着肝癌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索拉菲尼的临床应用模式也在不断演变。一方面,新型靶向药物如仑伐替尼的出现为肝癌一线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另一方面,索拉菲尼在二线治疗、联合治疗中的价值仍在探索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内正在进行的多项研究致力于寻找可靠的疗效预测标志物,以期实现索拉菲尼的精准用药。总体而言,作为肝癌靶向治疗的开拓者,索拉菲尼在国内外肝癌治疗体系中仍占据重要地位,其临床应用经验和研究数据为后续药物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仍将在个体化治疗策略中发挥独特价值。
参考资料:https://www.nexav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