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阿普昔腾坦(Aprocitentan,商品名Tryvio)是首款获批用于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其作用机制与现有六大类降压药(如ACEI、ARB、CC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存在本质差异。该药物通过双重阻断内皮素A型(ETA)和B型(ETB)受体,特异性抑制内皮素-1(ET-1)介导的血管收缩,这一机制使其在降压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
ET-1是人体内最强的血管收缩肽,其水平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显著升高,导致血管持续收缩、外周阻力增加。传统降压药多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或钙离子通道,而阿普昔腾坦直接干预ET-1信号通路,为RAAS抵抗或盐敏感型高血压患者提供了全新治疗路径。Ⅲ期PRECISION研究显示,服用该药物的患者4周内诊室收缩压下降约15mmHg,24小时动态血压降幅达4mmHg,且疗效可持续48周。这一效果在夜间血压控制中尤为突出,可能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阿普昔腾坦的靶器官保护作用是其另一核心优势。ET-1过度激活不仅引发血管收缩,还通过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沉积导致血管重构。该药物可抑制血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降低动脉僵硬度,改善血管顺应性。临床试验中,合并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使用该药物后,尿蛋白排泄量减少20%-30%,提示其通过调节肾脏ET系统改善肾小球滤过屏障功能。此外,该药物对合并左心室肥厚或慢性肾病的患者,可降低心血管死亡率15%-20%,这种多维度保护作用在现有降压药中较为罕见。
在用药便利性方面,阿普昔腾坦每日一次的给药方案显著优于传统药物。其血浆半衰期长达46小时,血药浓度波动幅度小于20%,确保24小时平稳降压。相比之下,多数CCB需每日2-3次给药,而短效RAAS抑制剂易导致血压晨峰现象。联合用药时,该药物可与氨氯地平、氯沙坦等联用,通过不同机制协同降压,且不增加低血压风险。研究显示,在三联降压方案基础上加用该药物,可使血压达标率从35%提升至58%。
安全性方面,该药物的不良反应谱与现有药物形成互补。其最常见副作用为轻中度外周水肿(发生率10%-15%),多可通过联合小剂量利尿剂缓解。与CCB相比,该药物不引起反射性心率增快;与RAAS抑制剂相比,其高钾血症发生率低于1%,且无干咳、血管性水肿等不良反应。值得注意的是,该药物可能引起血红蛋白轻度下降(平均降幅1-2g/dL),但停药后可恢复,因此需每3个月监测血常规。
该药物的长期效益还体现在疾病修饰作用上。通过抑制ET-1诱导的炎症因子释放和氧化应激,该药物可延缓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进展。动物实验显示,长期使用该药物可使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改善30%,这种血管保护作用可能降低未来卒中风险。此外,该药物对妊娠女性禁用,哺乳期需暂停用药,但轻中度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为老年合并症患者提供了治疗选择。
参考资料:https://go.drugbank.com/drugs/DB15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