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艾曲泊帕乙醇胺片(Eltrombopag)是一种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慢性丙型肝炎相关血小板减少症以及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SAA)。该药物通过刺激骨髓中的巨核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血小板生成,从而改善患者的血小板减少症状。其作用机制是模拟人体内的血小板生成素,与相关受体结合后激活信号通路,最终达到提升血小板计数的目的。
在用法用量方面,艾曲泊帕的每日服用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非东南亚裔成人和6岁以上儿童的起始剂量通常为50mg每日一次,最大剂量不超过75mg;而东南亚裔患者或肝功能受损者的起始剂量则需调整为25mg每日一次。1至5岁的儿童患者起始剂量为25mg每日一次。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起始剂量为25mg每日一次,之后每两周可增加25mg,直至达到目标血小板计数,最大日剂量不超过100mg。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用量更为特殊,12岁以上患者的起始剂量为150mg每日一次,需持续用药6个月;6至11岁儿童为75mg每日一次;2至5岁幼儿则按体重计算,起始剂量为2.5mg/kg每日一次。
用量调整是艾曲泊帕治疗中的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患者在服药1至2周后血小板计数会开始上升,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变化和临床反应调整剂量。若血小板计数过高,可能需要减少剂量或暂停用药;若疗效不足,则在安全范围内适当增加剂量。对于东南亚裔患者或肝功能受损者,剂量调整需更加谨慎,通常以较低的起始剂量开始治疗。
在使用注意事项方面,艾曲泊帕需避免与含钙、镁、铝等金属离子的药物或食物同时服用,建议在服用这些物质前2小时或后4小时再服用艾曲泊帕,以免影响药物吸收。此外,该药物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因此在治疗前和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血栓风险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尤其是慢性肝病患者可能出现门静脉血栓。患者还需注意,该药物不适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且与某些抗病毒药物联用的安全性尚未明确。
总之,艾曲泊帕乙醇胺片的每日服用剂量需严格遵循医嘱,根据患者的适应症、年龄、种族和肝功能状况个体化调整。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定期复查血小板计数和肝功能,并与医生保持沟通,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正确的用法用量和规范的监测是发挥药物最佳疗效的关键。
参考资料:https://go.drugbank.com/drugs/DB06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