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布格替尼和布加替尼实际上是同一种药物的不同译名,其英文名为Brigatinib,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特定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这种药物特别适用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ALK基因突变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肺癌驱动突变,约占非小细胞肺癌病例的3%-5%。布格替尼/布加替尼通过抑制ALK蛋白的活性,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
布格替尼和布加替尼的名称差异主要源于音译的不同。在药物命名中,尤其是进口药物,中文译名可能会因为翻译习惯或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例如,“布格替尼”更接近英文发音的直译,而“布加替尼”可能是另一种常见的音译形式。尽管名称不同,但两者指的是同一种化学实体,其药物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完全一致。这种命名现象在药物领域并不罕见,例如“索拉非尼”和“索拉菲尼”也是同一种药物的不同译名。
从药理机制上看,布格替尼/布加替尼是一种高效的ALK和ROS1双重抑制剂。它不仅能够抑制ALK基因融合导致的肿瘤细胞增殖,还对一些常见的ALK耐药突变(如L1196M和G1269A)具有显著活性。此外,它还能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某些突变,显示出较广谱的抗肿瘤潜力。这一特性使其在临床应用中成为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尤其是对那些对其他ALK抑制剂(如克唑替尼)产生耐药性的患者。
在临床试验中,布格替尼/布加替尼展现了显著的疗效。例如,ALTA-1L研究显示,与克唑替尼相比,布格替尼/布加替尼能够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并提高颅内病灶的控制率。这对于伴有脑转移的肺癌患者尤为重要,因为脑转移是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而布格替尼/布加替尼能够有效穿透血脑屏障,发挥治疗作用。研究数据表明,其颅内缓解率可达50%以上,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尽管布格替尼/布加替尼的疗效显著,但其使用也可能伴随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腹泻、疲劳、咳嗽和高血压等。此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如间质性肺病(ILD)或肺炎、心动过缓以及视觉障碍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疗效与安全性,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从药物可及性来看,布格替尼/布加替尼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在中国,该药物于2021年获批,为国内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随着医保政策的推进,其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也在逐步提高,惠及更多患者。
总的来说,布格替尼和布加替尼是同一种药物的不同中文译名,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疗效完全一致。作为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靶向药物,它为患者提供了显著的生存获益,尤其是对脑转移患者和耐药患者具有突出价值。然而,其使用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疗效最大化并减少不良反应的风险。未来,随着更多临床研究的开展,布格替尼/布加替尼在肺癌治疗中的地位或将进一步巩固,为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参考资料:https://www.alunbri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