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s)是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核心药物,阿伐曲泊帕(Avatrombopag)与海曲泊帕(Hetrombopag)虽同属此类,却在临床特性上各有侧重,影响着用药决策。
阿伐曲泊帕的适应症覆盖两类患者:一是慢性肝病(CLD)相关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用于择期手术前提升血小板计数(而非恢复正常水平);二是对既往治疗反应不足的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成年患者。其 “手术前准备” 的定位明确,尤其适用于需手术干预的肝病患者。海曲泊帕则主要获批用于原发 ITP,对 CLD 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适应症较窄,更聚焦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长期管理。这种差异使阿伐曲泊帕在围手术期肝病患者中更具针对性,而海曲泊帕在单纯 ITP 治疗中形成补充。
两者均通过激活 TPO 受体促进巨核细胞增殖分化,但分子特性不同。阿伐曲泊帕为小分子非肽类激动剂,口服吸收良好(ITP 患者需与食物同服,CLD 患者不受食物影响),给药方案高度个体化:CLD 手术前按基线血小板计数,60mg 或 40mg 每日一次,连服 5 天(术前 10-13 天启动);ITP 起始 20mg/d,最大 40mg/d。海曲泊帕虽同为小分子非肽类,作用强度与持续时间存在差异,给药起始剂量更低,需逐步调整,体现出更灵活的剂量滴定策略。
阿伐曲泊帕在 CLD 手术场景中起效迅速(5-8 天达手术所需血小板水平),显著降低出血风险;对 ITP 患者可维持血小板≥50×10⁹/L。海曲泊帕在 ITP 治疗中也能有效提升血小板计数、减少出血事件,其优势在于长期维持的稳定性,适合需长期管理的 ITP 患者。尽管缺乏头对头研究,临床观察显示阿伐曲泊帕在紧急手术准备中更高效,海曲泊帕在慢性 ITP 的稳态控制上表现突出,二者在响应速度与计数提升幅度上形成互补。
安全性方面,阿伐曲泊帕在 CLD 患者中常见发热、腹痛、恶心(≥3%),ITP 患者则以头痛、疲劳、挫伤(≥10%)为主;海曲泊帕偶见肝功能异常或胆红素升高,不良反应谱略有差异。两者均需严密监测血小板计数:阿伐曲泊帕治疗初期每周评估,稳定后每月监测,停药后 4 周内每周随访,以防控血栓风险(血小板过度升高的潜在危害)。这种监测要求反映了 TPO-RAs 类药物的共性风险,也提示临床需根据患者基线(如肝功能)选择更安全的药物。
阿伐曲泊帕与海曲泊帕的差异体现在适应症场景、起效速度、副作用细节及可及性上。临床应用中,需围绕患者具体病情(如是否需手术、肝病 / ITP 类型、肝功能状态)、药物特性(如给药方案、监测要求)及经济因素,实现个体化选择。未来随着更多真实世界研究与头对头试验的开展,二者的优势定位将更清晰,为血小板减少症治疗提供更精准的药物工具。
参考资料:https://go.drugbank.com/drugs/DB1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