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塞替派(Thiotepa)是一种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主要通过干扰DNA复制和RNA转录发挥抗肿瘤作用。该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包括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以及某些淋巴瘤。此外,塞替派也常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的预处理方案,通过抑制免疫系统和清除骨髓细胞为移植创造条件。其疗效在特定患者群体中较为显著,尤其在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时,能够有效降低肿瘤复发率。
尽管塞替派在抗肿瘤治疗中具有一定效果,但其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骨髓抑制是该药物最常见且严重的副作用之一,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减少,可能导致感染、出血和贫血风险增加。因此,在使用塞替派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必要时给予升白细胞药物或输血支持。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也较为常见,通常可通过预防性使用止吐药物缓解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乏力或轻度脱发,这些反应多为暂时性,停药后逐渐恢复。
塞替派还可能对泌尿系统产生影响,尤其在膀胱灌注治疗时,患者可能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适当增加水分摄入有助于减轻不适,严重时需暂停治疗并给予对症处理。此外,长期或高剂量使用塞替派可能增加继发性恶性肿瘤的风险,因此需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剂量。对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需谨慎调整剂量以避免药物蓄积。
在应对塞替派的不良反应时,个体化治疗和密切监测至关重要。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并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患者在使用期间应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注意个人卫生以减少感染风险,并及时报告任何不适症状。通过合理的用药管理和不良反应干预,塞替派仍可为部分肿瘤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选择。
参考资料:https://www.dru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