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神经纤维瘤病1型(NF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常伴有丛状神经纤维瘤(PN),这些肿瘤可能导致疼痛、功能障碍甚至毁容。对于无法完全切除的丛状神经纤维瘤,药物治疗成为重要的选择。米达美替尼(mirdametinib),商品名为GOMEKLI。作为一种MEK1/2抑制剂,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
米达美替尼的适应症明确针对NF1且伴有症状性丛状神经纤维瘤的成年及2岁及以上儿童患者。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MEK1和MEK2的激酶活性,阻断下游ERK通路的信号传导,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这一机制在体外研究中已得到验证,显示其能够有效抑制ERK的磷酸化,为临床疗效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疗效方面,米达美替尼的表现令人瞩目。根据ReNeu研究的结果,该药物在儿童患者中显示出显著的总体缓解率,且缓解持续时间较长。研究依据REINS标准评估,证实了其在改善肿瘤相关症状方面的有效性。对于成年患者,尽管具体数据未详细列出,但已知其标准剂量为2 mg/m²,每日两次,治疗周期为28天(用药21天,停药7天),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最大剂量为4 mg,每日两次,为病情较重的患者提供了调整空间。
然而,米达美替尼的使用也伴随着一些不良反应。成人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腹泻、恶心、肌肉骨骼疼痛、呕吐和疲劳,而儿童患者则可能额外出现腹痛、头痛、甲沟炎和左心室功能障碍。实验室异常方面,肌酸磷酸激酶升高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是较为常见的3级或4级异常。这些副作用需要通过定期监测和及时干预来管理。
使用米达美替尼时需特别注意眼毒性、左心室功能障碍和皮肤病学不良反应。治疗前需进行全面的眼科评估和心脏功能检查,并在治疗期间定期复查。此外,该药物对胎儿有潜在危害,育龄患者需采取有效避孕措施,哺乳期女性也需暂停母乳喂养。
目前,米达美替尼的原研药已在美国上市(2025年2月11日),但在中国和欧盟尚未获批,仿制药也尚未出现。其价格和医保报销情况需进一步咨询相关机构。总体而言,米达美替尼为NF1-PN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但其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并密切关注潜在风险。
参考资料:https://www.yaodey.com/drug/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