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在全球癌症治疗领域,KRAS突变曾被视为“不可成药”的终极难题。作为RAS家族中最常见的致癌突变,KRAS G12C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结直肠癌(CRC)等实体瘤中高发,但传统化疗和免疫治疗对其效果有限。直到2021年,全球首款KRAS G12C抑制剂阿达格拉西布(Adagrasib)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加速批准上市,这一僵局被彻底打破。2025年,随着多项关键临床试验数据的公布和适应症的扩展,阿达格拉西布正从“救命药”迈向“标准疗法”,成为全球KRAS突变患者关注的焦点。
一、2025年阿达格拉西布一线治疗KRAS G12C突变NSCLC数据亮眼
在2025年4月,阿达格拉西布的2期队列研究(KRYSTAL-1试验)成为医学界的焦点。这项针对KRAS G12C/STK11共突变NSCLC患者的试验,首次揭示了阿达格拉西布在一线治疗中的潜力。
突破性疗效:STK11共突变患者迎来曙光
KRAS G12C突变占NSCLC的14%,而其中约30%患者同时携带STK11突变。这类患者对传统化疗和免疫治疗反应极差,中位生存期往往不足1年。KRYSTAL-1试验显示,阿达格拉西布单药一线治疗该亚组患者时,客观缓解率(ORR)达30.3%,疾病控制率(DCR)66.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4.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12.3个月。这一数据远超历史对照组(化疗+免疫治疗ORR约15%,PFS 3.2个月),为STK11共突变患者提供了首个有效靶向方案。
更值得关注的是,阿达格拉西布对脑转移患者表现出罕见疗效。在33例可评估的脑转移患者中,6例(18%)颅内病灶缩小,其中3例完全消失。这一发现颠覆了“KRAS突变药难入脑”的传统认知,其血脑屏障穿透能力或源于药物分子量小(仅500道尔顿)且脂溶性高的特性。
临床意义:从末线选择到一线优选
阿达格拉西布的突破不仅在于数据,更在于其改变了临床实践。2025年5月,美国公布了一例典型案例:一名62岁女性NSCLC患者,确诊时即发现KRAS G12C/STK11共突变及脑转移。传统化疗导致其病情迅速进展,而改用阿达格拉西布后,肺部原发灶缩小40%,脑转移灶完全消失,持续缓解超8个月。这一案例成为阿达格拉西布一线治疗的“标杆案例”。
目前,作为KRAS G12C/STK11共突变NSCLC患者的一线推荐治疗,与化疗、免疫治疗同样重要。
二、FDA加速审批与全球适应症扩展:从NSCLC到结直肠癌
阿达格拉西布的道路始于2024年,其适应症从NSCLC迅速拓展至结直肠癌,并开启全球市场布局。
2024年里程碑:结直肠癌联合疗法获批
KRAS G12C突变在结直肠癌中的发生率约为5%,但这类患者对EGFR抑制剂(如西妥昔单抗)天然耐药。2024年6月,FDA加速批准阿达格拉西布联合西妥昔单抗,用于既往接受过化疗的KRAS G12C突变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这一批准基于KRYSTAL-1研究的结直肠癌队列数据:94例患者中,ORR达34%,中位PFS 6.9个月,中位OS 15.8个月,显著优于传统化疗(ORR 9%,PFS 3.8个月)。
三、作用机制与安全性:靶向KRAS G12C
阿达格拉西布的疗效源于其独特的分子设计,而安全性管理则是其临床应用的关键。
科学突破:共价结合抑制突变蛋白
KRAS蛋白是细胞生长的核心信号枢纽,其G12C突变导致蛋白持续激活,驱动肿瘤增殖。阿达格拉西布通过与突变蛋白的Cys12位点形成不可逆共价键,将KRAS锁定在GDP结合状态(非活性形式),从而阻断下游RAS-MAPK信号通路。这一机制相当精准,且其四氢吡啶并嘧啶骨架设计避免了与野生型KRAS结合,最大限度减少了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安全性管理:副作用可控,需警惕QTc延长
阿达格拉西布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52%)、恶心(48%)、呕吐(34%)和肝酶升高(32%),但多为1-2级,可通过剂量调整(减量至400mg bid)或支持治疗(如止泻药、护肝药)控制。然而,其严重风险不容忽视:
QTc间期延长:6%患者QTc≥501ms,可能引发室性心律失常。用药期间需避免与胺碘酮、氟康唑等延长QT的药物联用,并定期监测心电图。
间质性肺病(ILD):发生率约4.1%,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需立即停药并启动激素治疗。
患者教育是安全性管理的核心。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建议,用药期间患者应每日自测心率,避免食用葡萄柚(其含有的呋喃香豆素会抑制CYP3A酶,导致药物蓄积),并定期复查肝功能和电解质。
四、未来方向:联合疗法与耐药性破解
尽管阿达格拉西布单药疗效显著,但耐药问题仍是其长期应用的挑战。2025年,全球研究者正通过联合疗法和新一代抑制剂探索突破路径。
联合疗法:免疫+靶向+化疗的“三联方案”
KRAS突变肿瘤通常具有“冷肿瘤”特征(免疫细胞浸润少),但阿达格拉西布可通过降低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因子(如PD-L1、TGF-β)改变这种情况。基于此,多项联合试验正在进行:
KRYSTAL-7试验(NCT04613596):阿达格拉西布联合帕博利珠单抗(PD-1抑制剂)一线治疗KRAS G12C突变NSCLC,初步数据显示ORR达56%,中位PFS 9.2个月,显著优于单药治疗。
KRYSTAL-17试验(NCT05609578):四药联合方案(阿达格拉西布+帕博利珠单抗+卡铂+培美曲塞)在晚期NSCLC中ORR突破70%,成为目前最强的KRAS G12C突变治疗方案之一。
耐药机制:从“不可成药”到“可逆挑战”
2025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阿达格拉西布耐药主要源于KRAS G12C二次突变(如Y96D)或旁路激活(如MET扩增)。针对这一问题,Mirati公司开发的下一代抑制剂MRTX1133(针对Y96D突变)已进入1期试验,初步显示对阿达格拉西布耐药患者有效。此外,SHP2抑制剂(如RMC-4630)和MEK抑制剂(如曲美替尼)的联合应用,也被证明可延缓耐药发生。
五、患者关注热点:用药指南与资源获取
对于KRAS突变患者而言,如何规范用药、获取最新治疗信息是核心需求。
用药规范:剂量调整与漏服处理
阿达格拉西布的推荐剂量为600mg口服每日两次,需整片吞服,不可掰碎或咀嚼。若漏服超过4小时,应跳过当次剂量,下一剂按时服用,避免双倍剂量。用药期间需避免与强效CYP3A抑制剂(如酮康唑)或诱导剂(如利福平)联用,以免影响血药浓度。
医保与支付:国内患者的经济保障
阿达格拉西布目前还没有在国内上市,所以这种药物暂时没办法纳入国内的医保报销项目,因此阿达格拉西布只能通过国外渠道购买。据了解,美国版原研药价格高达十几万元,价格十分高昂,比较便宜主要是国外的老挝仿制药,规格为200mg*90片,每盒价格大约三千多元,且与原研药药物成分基本一致。
结语:阿达格拉西布——从“不可成药”到“有药可选”的里程碑
阿达格拉西布的诞生,标志着KRAS突变癌症治疗从“无药可用”到“有药可选”的跨越,而其2025年的新进展则进一步推动了治疗的可能。无论是STK11共突变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还是结直肠癌的联合方案,阿达格拉西布正在重塑全球癌症治疗格局。
参考链接:
1、https://www.fda.gov/drugs/resources-information-approved-drugs/fda-grants-accelerated-approval-adagrasib-cetuximab-kras-g12c-mutated-colorectal-cancer
2、https://www.drugs.com/mtm/adagrasib.html
3、https://ascopubs.org/doi/10.1200/JCO.2025.43.16_suppl.8500
4、https://www.targetedonc.com/view/first-line-adagrasib-shows-activity-in-stk11-mutant-kras-g12c-nsc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