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1-9769
肿瘤科
血液科
肝胆科
感染科
风湿免疫科
心血管科
内分泌科
妇科
皮肤科
消化科
呼吸科
神经科

医药资讯

阿尔茨海默氏症资讯
杜氏肌营养不良
抑郁
酒精依赖
多发性硬化症
肌萎缩侧索硬化
阿尔茨海默氏症
多动症
消炎镇痛
失眠
膀胱功能障碍
痉挛
腋窝多汗症
癫痫
躁狂
精神分裂症
强迫症
帕金森

多奈单抗与仑卡奈单抗的区别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领域近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靶向淀粉样蛋白β(Aβ)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备受关注。多奈单抗(Donanemab-azbt,商品名Kisunla)和仑卡奈单抗(Lecanemab,商品名Leqembi)作为两种重要的治疗药物,虽然在作用机制上存在相似之处,但在多个方面仍存在显著差异。以下将从药物特性、适应症、作用机制、给药方案、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上市情况等方面对这两种药物进行全面比较。

多奈单抗由美国礼来公司研发,于2024年7月在美国获批上市,商品名为Kisunla。它是一种人源化免疫球蛋白G1(IgG1)单克隆抗体,靶向淀粉样蛋白β的特定形式。仑卡奈单抗则由卫材公司和百健公司联合开发,商品名为Leqembi,已于2023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这两种药物均适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但多奈单抗的适应症明确限定于轻度认知障碍或轻度痴呆阶段的患者,且需通过检测确认存在淀粉样蛋白β病变。仑卡奈单抗的适应症范围相对更广,同样针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但对淀粉样蛋白β病变的确认要求略有不同。

从作用机制来看,多奈单抗和仑卡奈单抗均通过靶向清除大脑中的淀粉样蛋白斑块发挥作用,但两者的结合靶点存在差异。多奈单抗主要针对淀粉样蛋白β的特定构象,能够更高效地清除已形成的斑块。仑卡奈单抗则倾向于结合可溶性淀粉样蛋白β寡聚体,这些寡聚体被认为是神经毒性的主要来源。这种机制上的差异可能导致两者在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上有所不同。

2025072511141473157

在给药方案上,多奈单抗的初始治疗阶段需要三次700mg的静脉输注,每次持续30分钟,每4周一次;后续剂量调整为1400mg,同样每4周一次。仑卡奈单抗的给药频率更高,初始阶段为每两周一次,剂量逐步递增,维持阶段为每两周一次10mg/kg。多奈单抗的治疗方案允许在淀粉样蛋白水平降至预定标准后停药,而仑卡奈单抗则需要长期持续治疗。这种差异反映了两种药物在清除淀粉样蛋白效率上的不同。

临床疗效方面,多奈单抗的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其能够显著减少患者大脑中的淀粉样蛋白斑块,并延缓认知功能衰退。仑卡奈单抗的临床试验也证明了其在减缓疾病进展方面的有效性,尤其是在早期患者中。然而,两者的疗效评估标准不同,多奈单抗更注重淀粉样蛋白斑块的清除速度,而仑卡奈单抗则更关注认知功能的长期稳定性。此外,多奈单抗的治疗周期相对较短,部分患者可能在完成一定疗程后停药,而仑卡奈单抗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以维持效果。

安全性是这两种药物的重要比较点。多奈单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淀粉样蛋白相关影像学异常(ARIA),包括脑水肿(ARIA-E)和微出血(ARIA-H),发生率超过10%。仑卡奈单抗同样存在ARIA风险,但其发生率略低于多奈单抗。此外,两种药物均可能引发输液相关反应,如发热、寒战或血压波动,严重时需调整输液速度或暂停给药。值得注意的是,携带ApoE ε4基因的患者使用这两种药物时,ARIA的风险均会显著增加,因此在用药前需进行基因检测和全面评估。

在特殊人群的使用上,多奈单抗和仑卡奈单抗均缺乏在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中的足够数据,因此不推荐这些人群使用。对于老年人,两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较为充分,未发现年龄相关的显著差异。此外,两种药物在药物相互作用方面均未报告明确的问题,但联合用药时仍需谨慎。

上市情况方面,多奈单抗目前仅在美国获批,商品名为Kisunla,尚未在欧洲和中国上市。仑卡奈单抗已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商品名为Leqembi,但在中国的上市进程仍在推进中。这种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患者在获取这两种药物时面临不同的选择。

总体而言,多奈单抗和仑卡奈单抗作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新选择,各有优势和局限性。多奈单抗在淀粉样蛋白斑块清除效率上表现突出,适合希望短期内达到治疗目标的患者;仑卡奈单抗则更注重长期疗效的稳定性,适合需要持续治疗的患者。在选择药物时,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疾病阶段以及耐受性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方案。未来,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的积累和适应范围的扩大,这两种药物可能会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带来更多可能性。

 

参考资料:https://www.drugs.com/

更多药品相关信息请咨询药纷享客服,上市情况、有没有仿制药、价格多少
上一篇:沃拉西德尼正确用药方法 下一篇:伊曲莫德是否有仿制药上市?市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