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替雷利珠单抗(Tislelizumab)作为国产的一款程序性死亡受体 -1(PD -1)阻断抗体,在食管癌和胃癌的治疗领域展现出了重要价值,其标准治疗周期的制定需综合多方面因素,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食管癌的治疗中,替雷利珠单抗有两种主要的应用场景。对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且肿瘤表达 PD -L1(≥1)的成人患者,当采用与含铂化疗联合的一线治疗方案时,用药频率有三种选择,即每 2 周 150 mg、每 3 周 200 mg 或每 4 周 300 mg。这种灵活的用药方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化疗方案以及耐受性等因素来综合考量。一般来说,治疗周期会持续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在初始治疗阶段,通常每 2 - 3 个周期会进行一次全面的疗效评估,包括影像学检查等,以判断肿瘤是否缩小、病情是否稳定等。若疗效显著且患者耐受良好,会继续按照既定方案治疗;若出现疾病进展或严重不良反应,则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当替雷利珠单抗作为不可切除或转移性 ESCC 成人患者的单药治疗,且患者之前进行了不含 PD -(L)1 抑制剂的全身化疗时,同样有每 2 周 150 mg、每 3 周 200 mg 或每 4 周 300 mg 这三种用药选择。治疗周期也是依据疾病进展和不良反应情况而定,定期的疗效评估不可或缺。
在胃癌治疗方面,替雷利珠单抗联合以铂和氟嘧啶为基础的成人化疗,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 HER2 阴性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一线治疗,且肿瘤表达 PD -L1(≥1),用药频率与食管癌治疗时一致。治疗过程中,同样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根据评估结果灵活调整治疗周期,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患者争取更好的生存获益。
参考资料:https://www.drugs.com/mtm/tislelizum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