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替雷利珠单抗(Tislelizumab)作为国产PD-1抑制剂,在晚期食管癌和胃癌治疗中展现出改善患者生存期的潜力。从现有临床数据来看,该药物在不同治疗场景下的生存获益有所差异,但总体呈现出延长患者生存期的积极趋势。对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当替雷利珠单抗与含铂化疗联合用于一线治疗时,临床研究显示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可达6-8个月,较传统化疗方案有所延长。更重要的是,该治疗方案的中位总生存期可达到12-15个月,部分应答良好的患者甚至可获得更长期的生存获益。这种生存优势在PD-L1表达阳性(≥1%)的患者群体中尤为明显,体现了精准治疗的重要性。
作为二线单药治疗时,替雷利珠单抗在既往接受过化疗的食管癌患者中也显示出一定的生存改善。研究数据显示,这类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约为8-10个月,优于传统二线化疗药物。值得注意的是,免疫治疗具有"长拖尾效应"的特点,意味着有部分患者能够获得长期生存获益。临床观察发现,约15-20%的患者对替雷利珠单抗治疗产生持久反应,生存期可延长至2年以上。这种长期生存的可能性为晚期食管癌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在胃癌治疗领域,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的方案为HER2阴性且PD-L1表达阳性的患者带来了生存改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约为6-7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可达13-14个月,较单纯化疗组显示出一定优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联合治疗显著提高了患者的1年生存率,这对于预后通常较差的晚期胃癌患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与食管癌治疗类似,胃癌患者中也观察到免疫治疗特有的长期生存现象,部分患者可获得超过2年的生存期。
影响替雷利珠单抗治疗效果和生存期限的因素较多。除PD-L1表达水平外,患者的体能状态、肿瘤负荷、既往治疗情况等都会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临床实践表明,体能状态较好(ECOG评分0-1分)、肿瘤负荷较小、PD-L1高表达的患者往往能从治疗中获得更大的生存获益。此外,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也与生存期存在一定相关性,出现轻度至中度免疫相关副作用的患者通常预后更好,这可能反映了其免疫系统被有效激活。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生存期数据主要来源于临床试验,实际临床实践中的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晚期食管癌和胃癌患者的生存预期存在较大个体差异,替雷利珠单抗的治疗效果需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来评估。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治疗方案的优化,包括联合治疗策略的改进和生物标志物的精准筛选,替雷利珠单抗的生存获益有望进一步提升。对于适合的患者群体,该药物确实提供了延长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治疗选择。
参考资料:https://www.drugs.com/mtm/tislelizum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