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奎扎替尼与吉瑞替尼均为针对FLT3突变的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两者在突变类型覆盖、作用机制深度及临床应用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
奎扎替尼作为高选择性II型FLT3抑制剂,其核心靶点为FLT3-ITD突变,通过阻断受体自磷酸化过程抑制下游信号传导,从而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该药物对FLT3-TKD突变及AXL激酶的抑制作用较弱,因此更适用于FLT3-ITD阳性患者的精准治疗。其临床应用多采用“7+3”化疗方案联用,随后以单药维持治疗,这种策略可最大化早期缓解深度。对于复发/难治患者,奎扎替尼耐药后换用吉瑞替尼仍可获得一定缓解率,提示序贯治疗价值。
吉瑞替尼作为I型抑制剂,对FLT3-ITD和FLT3-TKD突变均具有高亲和力,同时可抑制与耐药相关的AXL激酶,这种双重抑制特性使其能覆盖更广泛的FLT3突变类型。其临床定位更侧重于复发/难治性FLT3突变AML的一线治疗,尤其适用于FLT3-TKD突变患者。在联合治疗方面,吉瑞替尼与去甲基化药物或BCL-2抑制剂的联合方案,在老年或体能状态较差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和疗效。
在安全性方面,奎扎替尼的心脏毒性风险较高,用药期间需严格监测QT间期,避免与延长QT的药物联用。吉瑞替尼则更常出现转氨酶升高、肌痛和肺炎等不良反应,但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化疗,且未显著增加感染风险。此外,吉瑞替尼对AXL的抑制作用可能减少耐药克隆的扩增,这在长期治疗中具有临床意义。
参考资料:https://go.drugbank.com/drugs/DB12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