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凡德他尼作为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作用机制,其核心靶点聚焦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RET酪氨酸激酶,通过阻断这些关键信号通路实现抗肿瘤效应。
VEGFR是肿瘤血管生成的核心调控因子,其过度激活会促进新生血管形成,为肿瘤提供养分并加速转移。凡德他尼通过选择性抑制VEGFR的磷酸化,阻断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迁移,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切断肿瘤生长的“营养通道”。这一机制在肝癌治疗中尤为关键,因肝癌常伴随血管生成亢进,凡德他尼可有效减少肿瘤微血管密度,延缓疾病进展。
EGFR在肺癌细胞增殖、分化及转移中起主导作用,其异常激活与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凡德他尼通过竞争性结合EGFR胞外结构域,阻止配体诱导的受体二聚化及下游信号传导,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凡德他尼对EGFR突变型患者显示出显著疗效,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尤其适用于二线或三线治疗场景。
RET酪氨酸激酶在甲状腺髓样癌(MTC)中具有高度特异性,约40%的散发性MTC及100%的遗传性MTC存在RET基因突变,导致受体持续激活。凡德他尼通过靶向抑制RET激酶活性,阻断MAPK/ERK及PI3K/AKT等增殖信号通路,同时抑制肿瘤细胞迁移相关蛋白(如MMP)的表达,从而控制肿瘤生长并减少远处转移。临床研究表明,凡德他尼可使MTC患者的降钙素及癌胚抗原水平显著下降,部分患者获得客观缓解。
此外,凡德他尼还可间接抑制其他与肿瘤进展相关的信号通路,如通过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肿瘤间质液压力,改善化疗药物渗透效率。其多靶点协同作用模式,使凡德他尼在甲状腺癌、肺癌及肝癌等实体瘤治疗中成为重要选择,但需注意QT间期延长等心血管毒性,需严格监测心电图及电解质水平。
参考资料:https://www.drugs.com/caprels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