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在血液肿瘤的治疗版图中,末线治疗往往是为那些历经多线治疗且病情仍进展患者寻找的最后一丝希望。匹妥布替尼/吡托布鲁替尼(pirtobrutinib)凭借其独特的适应症,在末线治疗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它的适应症聚焦于经过至少两种全身治疗(包含BTK抑制剂)后复发或难治的套细胞淋巴瘤成年患者,以及已接受至少两线既往治疗(涵盖BTK抑制剂和BCL - 2抑制剂)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成年患者。这些患者群体在治疗的长河中已尝试多种方案,身体和病情都对新治疗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匹妥布替尼成为了他们延续治疗的新选择。
![jaypirca [最大宽度 320 最大高度 240] 2025100911585687463](/upload/ueditor/image/20251009/2025100911585687463.jpg)
从治疗效果角度而言,虽然它并非能对所有患者都产生不错的疗效,但为不少陷入绝境的患者带来了病情稳定或部分缓解的转机,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生存期,改善了生活质量。
然而,匹妥布替尼的价格却成为其广泛应用的一大阻碍。原研药在国内已上市但未纳入医保,每盒100mg14片4板的规格售价可能高达四万多人民币。海外原研药价格更是不菲,欧洲版和美版常见规格售价近十万人民币。不过,海外已有仿制版本,如老挝药厂生产的50mg30片规格,每盒售价两千多人民币,药物成分与原研基本一致。
匹妥布替尼在末线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但价格因素使得许多患者望而却步。如何平衡其疗效与价格,让更多患者受益,是未来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资料:https://go.drugbank.com/drugs/DB174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