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凡德他尼作为一种口服的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自其问世以来,便在肿瘤治疗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其独特的分子结构使其能够同时作用于肿瘤细胞上的多个关键靶点,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以及转染重排(RET)酪氨酸激酶等,从而通过多靶点联合阻断信号传导,全方位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迁移和侵袭。
在甲状腺髓样癌(MTC)的治疗中,凡德他尼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作为首个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无法手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症状进展的成年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靶向药物,凡德他尼通过抑制RET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切断了肿瘤细胞生长和存活所依赖的信号传导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同时,其对VEGFR的抑制作用阻碍了肿瘤血管生成,切断了肿瘤细胞的营养供应“生命线”。在一项全球多中心3期临床试验中,凡德他尼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降低了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且多数不良反应为轻至中度,通过剂量调整或支持治疗等方式可进行有效管理。
![8d113c5c215b704047d10b38fcdb94ae [最大宽度 320 最大高度 240] - 副本 2025103111091552069](/upload/ueditor/image/20251031/2025103111091552069.jpg)
除了甲状腺髓样癌,凡德他尼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中也进行了多项临床试验。针对RET融合阳性的NSCLC患者,凡德他尼单药治疗显示出了较高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部分患者的肿瘤出现缩小或稳定。在联合治疗方面,凡德他尼与化疗药物或其他靶向药物的联合使用也取得了积极成果。例如,与紫杉醇和卡铂联合一线治疗ⅢB-IV期NSCLC的初步试验结果显示,凡德他尼可同时联合传统的化疗药物治疗NSCLC,没有明显增加严重的不良反应。此外,凡德他尼与依维莫司的联合使用也展现出了增强的抗肿瘤效果,且不良反应小于凡德他尼单药。
在安全性方面,凡德他尼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皮疹、高血压等,多数为轻至中度,且可通过剂量调整或支持治疗等方式进行管理。然而,也需关注其可能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如QT间期延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严格监测心电图和血清电解质水平。
随着临床试验的不断深入,凡德他尼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潜力逐渐得到挖掘。其多靶点联合阻断信号传导的独特机制,使其在多种肿瘤治疗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随着对凡德他尼作用机制的进一步了解以及临床试验的持续推进,有望为更多肿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和生存希望。
参考资料:https://www.drugs.com/caprelsa.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