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奥贝胆酸作为一种法尼酯X受体(FXR)激动剂,其核心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肝脏和小肠中的FXR受体,抑制细胞色素7A1(CYP7A1)基因表达,从而减少胆酸合成、促进胆汁排泄,并降低肝内胆汁酸浓度。这一机制使其在胆汁淤积性肝病和代谢性肝病中展现出显著疗效,但目前并无证据支持其用于乙肝肝硬化的治疗。
乙肝肝硬化由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其病理特征为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及假小叶形成,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奥贝胆酸的作用靶点集中在胆汁酸代谢调控,通过减少胆汁酸对肝细胞的毒性损伤来延缓肝纤维化进展,但其机制与乙肝病毒复制、免疫介导的肝细胞损伤无直接关联。现有临床研究显示,奥贝胆酸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中可改善肝纤维化指标,但对病毒相关肝病的疗效尚未被证实。

乙肝肝硬化的治疗需以抗病毒药物为核心,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细胞炎症,同时联合抗纤维化药物延缓疾病进展。奥贝胆酸虽能调节胆汁酸代谢,但无法针对乙肝病毒的生命周期进行干预,亦不能改善病毒导致的免疫损伤。此外,奥贝胆酸可能引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需谨慎评估心血管风险及药物耐受性。
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批准奥贝胆酸用于乙肝肝硬化的治疗,其适应症仍局限于PBC和NASH等特定肝病。乙肝肝硬化患者应遵循指南推荐,优先选择核苷(酸)类似物或干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并结合肝纤维化评估结果决定是否联用抗纤维化药物。奥贝胆酸作为胆汁酸代谢调节剂,在乙肝肝硬化治疗中缺乏理论依据和临床证据支持,暂不推荐使用。
参考资料:https://en.wikipedia.org/wiki/Obeticholic_ac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