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1-9769
肿瘤科
血液科
肝胆科
感染科
风湿免疫科
心血管科
内分泌科
妇科
皮肤科
消化科
呼吸科
神经科

医药资讯

肺癌资讯
肺癌
肝癌
乳腺癌
直结肠癌
胃癌
胰腺癌
肾癌膀胱癌
卵巢癌
宫颈癌
淋巴瘤
甲状腺癌
子宫内膜癌
骨肿瘤
其他肿瘤
前列腺癌
其他肿瘤
黑色素瘤

阿法替尼(吉泰瑞)属于一代还是二代靶向药

在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领域,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药物根据其研发时间、作用机制和抑制靶点的广度,被划分为不同的代际。阿法替尼(Afatinib商品名吉泰瑞)在这一分类体系中,被明确归类为第二代EGFR靶向药物。

要理解这种分类,首先需要了解各代药物的特点。第一代EGFR靶向药,如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此类药物。它们能够可逆地结合于EGFR的特定激酶结构域,有效抑制由常见激活突变(如19外显子缺失和L858R突变)驱动的肿瘤生长,为肺癌治疗带来了革命性变化。然而,第一代药物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肿瘤往往会产生耐药性,其中相当一部分耐药机制与EGFR基因出现新的T790M突变有关。

2025112112463900592

作为第二代代表药物的阿法替尼,其分子结构设计与第一代有所不同。它是一种不可逆的EGFR抑制剂。这意味着它能够与EGFR靶点形成更持久、更牢固的结合,从理论上提供了更强且更持续的抑制效果。除了这一特性,阿法替尼的作用靶点更为广泛。它不仅抑制EGFR,还能有效抑制整个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ErbB家族)中的其他成员,包括HER2和HER4等。这种多靶点抑制的特性,被认为是其区别于第一代药物的一个重要特征,也为其在特定肺癌类型(如部分鳞癌)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临床应用中,这种代际的差异带来了治疗策略上的不同考量。阿法替尼被批准用于治疗具有常见EGFR激活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第一代药物一样,它是一线治疗的重要选择之一。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突变类型、身体状况以及对不同副作用谱的耐受预期来综合决定是使用第一代还是第二代药物。此外,凭借其广泛的抑制谱,阿法替尼也是首个被批准用于治疗铂类化疗后进展的晚期肺鳞癌的靶向药物,这体现了其超越经典EGFR突变人群的应用价值。

在用法上,阿法替尼的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40毫克,需空腹服用。对于伴有严重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则需要将剂量调整至每日30毫克,这体现了临床用药中对个体差异的重视。

总而言之,阿法替尼凭借其不可逆的作用机制和更广泛的ErbB家族抑制谱,稳固地确立了其作为第二代EGFR靶向药的地位。它为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有效的初始治疗选择,并在肺鳞癌的治疗中占有一席之地。患者具体适合哪一代、哪一种药物,应由经验丰富的肿瘤科医生根据全面的病情评估后做出个体化的决策。

 

参考链接:https://www.giotrif.com/

更多药品相关信息请咨询药纷享客服,上市情况、有没有仿制药、价格多少
上一篇:古塞奇尤单抗(特诺雅)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下一篇:匹米替比(Pimitespib)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