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伊布替尼(Ibrutinib)是第一代BTK抑制剂,其疗效非常显著。但是随着使用的推进,也暴露出很多局限性,如产生耐药性或皮疹、心血管不良事件等较多副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第二代BTK抑制剂阿卡替尼(Calquence)于2017年10月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
在Bruton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中,阿卡替尼比伊布替尼具有更高的选择性,或许这将提高连续治疗的耐受性。一项研究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中进行了比较阿卡替尼和伊布替尼的开放性、随机性的III期临床试验。
在这项试验中,之前接受过CLL治疗的患者被随机分配至口服阿卡替尼100 mg,每日两次或伊布替尼420 mg,每日一次,直至出现进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的非劣效性。
结果显示,533名患者(阿卡替尼,n = 268,伊布替尼,n = 265)被随机分配,在数据截止时,124名(46.3%) 阿卡替尼组患者和109名(41.1%) 伊布替尼组患者仍在接受治疗。在中位数为40.9个月的随访后,阿卡替尼被确定为不劣于伊布替尼,两组的中位数PFS为38.4个月(95% CI阿卡替尼为33.0至38.6,伊布替尼为33.0至41.6;危害比:1.00;95%可信区间为0.79至1.27)。
阿卡替尼组与伊布替尼组相比,所有级别的房颤/房扑发生率显著降低(9.4%v 16.0%; P= .02);在其他选定的次要终点中,3级或更高级别的感染(30.8v30.0%)在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阿卡替尼组有63例(23.5%)死亡,伊布替尼组有73例(27.5%)死亡;14.7%的阿卡替尼治疗患者和21.3%的伊布替尼治疗患者因不良事件而中断治疗。
在这项研究中,显示了高选择性BTK抑制剂阿卡替尼治疗CLL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和良好的安全性,与伊布替尼相比,其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风险较低。即在治疗CLL方面,阿卡替尼相较于伊布替尼,具有非劣效PFS,且心脏不良事件较少。
据报道,印度生产的阿卡替尼仿制通用版也已上市。其主要成分与原研药相同但价格却非常亲民,规格为100mg*60片/瓶的价格大约只需六七千人民币左右,这大大缓解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对于经济压力较大的患者,无疑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由于汇率是在不断波动的,所以具体价格也是不确定的,会根据汇率不断变化。
有需要的患者可以自己直接出国购买或者联系国内正规海外医疗机构,在专业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完成购买,以确保药物渠道正规,减少海外购药风险。目前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海外直邮的方式进行海外购药,患者直接付药费给当地药房,大概几周的时间就可以送到患者手中,为患者带来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