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近期,关于第三代BTK抑制剂吡托布鲁替尼(Pirtobrutinib)将于8月16日在中国上市的消息在部分患者群体中流传。经过多方查证,目前这一消息尚未得到官方证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和礼来公司中国官网均未发布相关上市公告,各大医院药房和正规药品销售渠道也未有该药物的供货信息。从现有信息来看,这一上市时间可能只是市场猜测,而非确切的官方消息。
吡托布鲁替尼作为新型靶向药物,自2023年1月在美国获批上市以来,就受到国内血液肿瘤领域的广泛关注。该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种全身治疗(包括BTK抑制剂)后复发或难治性的套细胞淋巴瘤(MCL)成年患者,以及接受过BTK抑制剂和BCL-2抑制剂治疗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患者。其标准用法为每日一次口服200mg,持续用药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
从药物审批流程来看,新药在中国上市通常需要经历临床试验申请、临床试验、新药上市申请等多个环节。虽然吡托布鲁替尼已在海外获批,但根据公开信息,该药物目前仍处于国内审批阶段,具体上市时间尚不确定。国内患者若急需使用,目前仍需通过正规海外渠道获取。海外市场上,原研药价格昂贵,50mg*30片规格在美国售价约10万元人民币,而老挝仿制版价格相对亲民,仅需2000多元,但患者需特别注意核实药品来源的可靠性。
对于期待该药物的患者来说,保持理性态度十分重要。一方面可以关注国家药监局和制药企业的官方公告,另一方面也可以咨询主治医生是否有合适的替代治疗方案。同时,患者组织或病友群中分享的药品信息需要谨慎甄别,避免因轻信不实消息而延误治疗或造成经济损失。随着中国药品审批制度的不断完善,相信这类创新药物会加快进入国内市场的步伐,为更多患者带来治疗希望。
参考资料:https://go.drugbank.com/drugs/DB17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