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1-9769
肿瘤科
血液科
肝胆科
感染科
风湿免疫科
心血管科
内分泌科
妇科
皮肤科
消化科
呼吸科
神经科

医药资讯

白血病资讯
血小板增多症
骨髓瘤
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肾肺功能失调
骨髓纤维化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输血性铁过载
贫血

博舒替尼针对哪些靶向基因起作用

博舒替尼(Bosutinib,商品名BOSULIF)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属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主要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慢性髓性白血病(Ph+ CML)。它的作用机制主要基于抑制特定的激酶靶点,从而阻断白血病细胞的异常增殖信号传导。

博舒替尼的主要靶点是 BCR-ABL1融合基因 编码的异常酪氨酸激酶。在Ph+ CML患者中,费城染色体的形成导致 BCR基因 和 ABL1基因 融合,产生BCR-ABL1融合蛋白。这种蛋白具有持续激活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促使细胞不受控制地增殖,最终导致白血病的发生。博舒替尼通过高选择性抑制BCR-ABL1激酶的活性,阻断下游信号通路(如PI3K/AKT、RAS/RAF/MEK/ERK和JAK/STAT等),从而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凋亡。

除了BCR-ABL1,博舒替尼还对 SRC家族激酶(如SRC、LYN、HCK) 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SRC家族激酶在细胞增殖、存活和迁移中起重要作用,某些CML患者可能因SRC信号通路的激活而对第一代TKI(如伊马替尼)产生耐药性。博舒替尼的双重抑制作用(BCR-ABL1 + SRC)使其在部分耐药或难治性CML患者中仍能发挥疗效。

2025070411445027712

此外,博舒替尼对其他激酶(如EGFR、PDGFR、KIT等)的抑制作用较弱,因此相比部分广谱TKI(如达沙替尼),它的脱靶效应较少,不良反应相对可控。然而,由于个体差异,部分患者仍可能出现耐药现象,这可能与 BCR-ABL1激酶区的突变(如T315I突变) 或其他旁路信号激活有关。对于这类患者,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或换用其他靶向药物。

在临床应用中,博舒替尼的剂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新诊断的慢性期CML成人患者通常每日服用400mg,而对既往治疗耐药或不耐受的患者则需500mg。儿童患者的剂量则基于体表面积计算,以确保疗效与安全性的平衡。

总体而言,博舒替尼的作用机制主要围绕BCR-ABL1和SRC家族激酶的抑制,这使得它在Ph+ CML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对白血病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优化策略,以提高博舒替尼的疗效并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参考资料:https://go.drugbank.com/drugs/DB06616

更多药品相关信息请咨询药纷享客服,上市情况、有没有仿制药、价格多少
上一篇:服用乌帕替尼后面色变化原因 下一篇:巴瑞替尼是否会导致体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