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1-9769

医药资讯

艾滋病新药资讯资讯
HPV感染
细菌感染
麻风
肺结核
巨细胞病毒感染
真菌感染
艾滋病
  • 如何正确使用卡博特韦/利匹韦林注射混悬液:说明书概览

    卡博特韦/利匹韦林注射混悬液(cabotegravir和rilpivirine),一种创新的长效注射治疗方案,由卡博特韦(HIV-1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和利匹韦林(HIV-1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精心组合而成,专为成人及12岁及以上青少年HIV-1病毒感染者设计,提供全面的治疗选择。

    该药物以其显著的疗效赢得了医学界的认可。通过两个3期随机、多中心、主动对照、平行臂和开放标签的非劣效性临床试验(FLAIR和ATLAS)的严格验证,卡博特韦/利匹韦林注射混悬液在维持病毒学抑制方面表现出色。在FLAIR和ATLAS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卡博特韦/利匹韦林组在第48周时HIV-1 RNA≥50拷贝/mL的受试者比例相当,充分证明了其抗病毒治疗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无论是每月给药方案还是每2个月给药方案,均显示出低比例的病毒反弹,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便捷和持续的治疗选择。

    2025033111363934876

    储存方面,卡博特韦/利匹韦林注射混悬液需置于原包装纸箱中,在2-8℃的冰箱中储存,直至使用前取出。重要的是,切勿冷冻本品,且勿将药物与任何其他药物或稀释剂混合。给药前,应将药瓶置于室温(不超过25°C)下,药瓶在纸箱中可以保留长达6小时;若6小时内未使用,则必须丢弃。一旦混悬药物被吸入注射器,应尽快进行注射,注射器中的药物只能保留长达2小时,超过此时间必须丢弃。

    用法用量上,卡博特韦/利匹韦林注射混悬液既可以口服导入,也可不需口服导入。若选择口服导入,需每日1次口服30mg卡博特韦和25mg利匹韦林,与食物同服,连续服用至少28天。随后,对于每月给药方案,口服导入1个月后进行臀肌注射,卡博特韦初始剂量为600mg,后续剂量为每月400mg;利匹韦林初始剂量为900mg,后续剂量为每月600mg。对于每2个月给药方案,口服导入至少28天后,卡博特韦和利匹韦林初始剂量在第1个月和第2个月分别为600mg和900mg,后续剂量从第4个月开始每2个月一次,剂量与初始剂量相同。

    当然,任何药物都可能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卡博特韦/利匹韦林注射混悬液的常见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的疼痛、触痛、硬块、肿胀、发红、瘙痒、瘀伤和发热,以及疲倦、头疼、肌肉或骨骼疼痛、恶心、睡眠问题、头晕、皮疹等。而严重的副作用则可能包括过敏、呼吸困难、胃痉挛、黄疸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在使用卡博特韦/利匹韦林注射混悬液时,患者需注意几点事项。首先,该药物可能与某些药物产生相互作用,特别是与诱导UGT1A1或CYP3A4的药物共同给药时,需谨慎。其次,对卡博特韦或利匹韦林有超敏反应者及孕妇禁用本品。此外,注射后可能会产生严重的注射部位反应,需密切监测并及时治疗。肝毒性和抑郁症也在少数患者中被报道,因此应定期监测肝脏生化指标并及时评估抑郁症状。

    价格方面,2021年1月21日,卡博特韦/利匹韦林注射混悬液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正式上市,商品名为Cabenuva,欧洲版原研药价格大概在人民币一万多元。遗憾的是,该药物目前还没有在我国上市,且尚未有已上市的仿制药版本。有用药需求的患者,可以咨询当地医院药房或正规海外医疗咨询机构获取。

    总之,卡博特韦/利匹韦林注射混悬液作为一种创新的长效注射治疗方案,为成人及青少年HIV-1病毒感染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在遵循医嘱、注意用药事项的前提下,该药物将为患者带来更为便捷、持续和有效的治疗体验。

     

    参考链接:https://www.accessdata.fda.gov/drugsatfda_docs/label/2023/212888s011lbl.pdf

    2025-03-31
  • 卡替拉韦钠片的使用前必读的注意事项

    卡替拉韦钠片(cabotegravir),作为一种HIV-1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与利匹韦林联合使用,为体重至少35kg的12岁及以上成人和青少年提供了治疗HIV-1感染的有效方案。同时,它也适用于短期暴露前预防,帮助降低因性行为而感染HIV-1的风险。然而,在使用卡替拉韦钠片的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一系列事项以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

    在开始服用前,患者必须全面告知医生自己正在服用或计划服用的所有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维生素、营养补充剂和草药产品。这是因为卡替拉韦钠片可能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副作用的风险。特别是在服用含钙、镁或铝的抗酸剂时,应在服用卡替拉韦钠片前2小时或后4小时进行,以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2025033111275704230

    此外,如果患者患有或曾经患有抑郁症、其他精神疾病或肝病,应提前告知医生。这些病史可能影响医生对药物剂量的调整或决定是否需要额外的监测。

    对于女性患者,如果怀孕、正在备孕或正在哺乳,也应及时告知医生。卡替拉韦钠片在怀孕期间的使用需要特别谨慎,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怀孕,应立即联系医生。同时,感染了HIV或正在服用卡替拉韦钠片的患者不应进行母乳喂养。

    在服用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头痛、恶心、焦虑、反常的梦以及入睡困难等。这些通常是轻度且暂时的,但如果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如抑郁、皮疹、发热、极度疲劳、肌肉或关节疼痛、眼睛或皮肤发黄等,应立即就医。

    总之,卡替拉韦钠片是一种有效的HIV-1治疗药物和预防手段,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患者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并遵循医生的指导,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

     

    参考链接:https://www.accessdata.fda.gov/drugsatfda_docs/label/2023/212887s008lbl.pdf

    2025-03-31
  • 卡博特韦/利匹韦林注射混悬液上市信息更新

    卡博特韦/利匹韦林注射混悬液(cabotegravir和rilpivirine)作为全球首个长效抗HIV注射治疗方案,自2021年1月21日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以来,为HIV治疗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突破。该药物以Cabenuva为商品名进入市场,标志着HIV治疗从每日口服向长效注射的重要转变。其创新的每月或每两个月给药方案显著提高了患者依从性,为长期病毒抑制提供了更便捷的选择。目前该药物已在欧美多国获批使用,欧洲市场的定价约人民币一万元左右,虽然价格较高,但其带来的治疗便利性和生活质量改善受到医疗界广泛认可。

    2025033111223655938

    在我国的上市进程方面,卡博特韦/利匹韦林混悬液尚未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这种延迟可能涉及注册审批流程、本土临床试验要求以及市场策略等多方面因素。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出现该药物的仿制版本,这意味着患者只能选择原研药品。对于有紧急用药需求的中国患者,现阶段可通过正规海外医疗咨询机构或指定医院药房获取,但需要特别注意药品运输过程中的冷链保存要求,确保药物质量不受影响。

    从临床应用前景来看,该药物的长效特性特别适合病毒载量已得到控制、但面临口服药依从性挑战的患者群体。其上市填补了HIV治疗领域的空白,为患者提供了更多个性化选择。随着全球艾滋病防治需求的持续增长,预计将有更多国家加快对该药物的审批进程。对于中国患者而言,虽然目前仍需等待正式上市,但可以关注相关医疗机构的临床准入项目,或通过合法渠道获取国际医疗服务。未来随着专利到期和仿制药的出现,药品可及性和价格可负担性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

     

    参考链接:https://www.accessdata.fda.gov/drugsatfda_docs/label/2023/212888s011lbl.pdf

    2025-03-31
  • 卡替拉韦钠片的最新价格概览

    卡替拉韦钠片(cabotegravir),作为一种创新的HIV-1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自2021年1月21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正式上市以来,便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显著的疗效受到了广泛关注。2023年7月,卡替拉韦钠片也在我国正式上市,商品名为万凯锐,为我国的HIV-1感染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卡替拉韦钠片通过减少血液中艾滋病病毒的数量来发挥作用,虽然不能彻底治愈HIV,但能有效降低患者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和HIV相关疾病(如严重感染或癌症)的风险。这一药物的问世,无疑为艾滋病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2025033110541428286

    然而,对于许多患者而言,药物的价格和购买渠道是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目前,卡替拉韦钠片暂时还没有上市的仿制药版本,这意味着患者只能选择原研药。在欧洲市场,卡替拉韦钠片的原研药价格大概在人民币八千元左右,这一价格对于许多患者来说可能是一个不小的经济负担。更为遗憾的是,目前卡替拉韦钠片尚未被纳入医保范围,这意味着患者需要自行承担全部治疗费用。

    对于有用药需求的患者来说,了解购买渠道至关重要。患者可以咨询当地医院药房,了解药物的库存情况和购买流程。同时,正规的海外医疗咨询机构也是获取卡替拉韦钠片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患者在选择时需要特别谨慎,确保所选机构具有合法的医疗资质和可靠的药品来源。

    尽管卡替拉韦钠片的价格较高且尚未被纳入医保,但其独特的疗效和对于艾滋病患者的积极意义不容忽视。对于经济条件允许的患者来说,卡替拉韦钠片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治疗选择。同时,我们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药物研发进展,为艾滋病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参考链接:https://www.accessdata.fda.gov/drugsatfda_docs/label/2023/212887s008lbl.pdf

    2025-03-31
  • 卡博特韦/利匹韦林注射混悬液的使用注意事项全览

    卡博特韦/利匹韦林注射混悬液(cabotegravir和rilpivirine),作为一种专为成人HIV感染者设计的长效治疗药物,已经通过多个临床试验验证了其显著的抗病毒疗效。在FLAIR和ATLAS这两个3期随机、多中心、主动对照的试验中,共纳入了1245名已实现病毒学抑制的受试者。试验结果显示,无论是每月给药方案还是每2个月给药方案,卡博特韦/利匹韦林组在维持病毒学抑制方面均与对照组相当,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表现更优。具体而言,第48周时,各给药方案中HIV-1 RNA≥50拷贝/mL的受试者比例均保持在很低水平,这充分证明了该药物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然而,在使用卡博特韦/利匹韦林注射混悬液时,患者和医护人员需特别注意几点。首先,该药物可能与整合酶抑制剂联合使用时发生超敏反应,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相关体征或症状,一旦出现应立即停用药物。其次,注射后可能会产生严重的注射部位反应,这需要根据临床指征进行监测和及时治疗,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和治疗依从性。

    2025033110500131692

    此外,肝毒性和抑郁症也是使用该药物时需要注意的不良反应。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肝脏生化指标,并及时评估抑郁症状,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对卡博特韦或利匹韦林有超敏反应者及孕妇应禁用本品,以避免潜在的风险。

    在储存方面,卡博特韦/利匹韦林注射混悬液应置于原包装纸箱中,储存在2-8℃的冰箱中,直到用前再取出。切勿冷冻本品,以免影响药物效性。给药前,应将药瓶置于室温下(不超过25°C),药瓶可以在纸箱中保留长达6小时。一旦混悬药物被吸入相应的注射器,应尽快进行注射,注射器中保留的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总之,卡博特韦/利匹韦林注射混悬液是一种有效的HIV治疗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用药注意事项和储存要求,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链接:https://www.accessdata.fda.gov/drugsatfda_docs/label/2023/212888s011lbl.pdf

    2025-03-31
  • 卡替拉韦钠片的上市最新动态

    卡替拉韦钠片(cabotegravir)作为一种创新的HIV-1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INSTI),近年来在全球抗HIV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该药物主要用于两个关键领域:治疗已实现病毒学抑制的HIV-1感染,以及作为暴露前预防(PrEP)措施降低高危人群的感染风险。在治疗适应症方面,它适用于体重35公斤以上的12岁及以上人群,需满足病毒载量低于50拷贝/毫升、无治疗失败史等严格条件。作为PrEP用药时,则要求使用者HIV检测必须为阴性。

    从疗效表现来看,卡替拉韦钠片展现出显著优势。在治疗HIV感染时,该药需与利匹韦林联合使用,采用每日一次、随餐服用的给药方案,持续28天后可转为注射剂型。临床研究显示,这种治疗方案能有效维持病毒抑制状态。作为PrEP用药时,单独使用卡替拉韦钠片同样采用每日给药方式,多项研究证实其预防效果显著,为高风险人群提供了新的保护选择。

    2025033110395744270

    在上市进程方面,卡替拉韦钠片的发展轨迹值得关注。2021年1月,美国FDA率先批准其上市,商品名为Vocabria,标志着长效HIV治疗方案的重要突破。两年后的2023年7月,该药正式登陆中国市场,商品名定为"万凯锐"。目前全球市场上仍只有原研药版本,欧洲市场的定价约在人民币8000元左右。值得注意的是,该药尚未被纳入我国医保目录,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药物的可及性。对于有用药需求的患者,建议通过正规医院药房或专业海外医疗咨询机构获取可靠药品信息。

    从全球视野来看,卡替拉韦钠片的上市为HIV防控提供了新的工具,其长效治疗方案尤其受到临床关注。不过,价格因素和医保覆盖问题仍是影响其广泛应用的关键因素。未来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的积累和医保政策的调整,该药有望惠及更多患者,为终结艾滋病流行贡献力量。医疗专业人士建议,患者在使用前应充分了解适应症要求,并严格遵循医嘱,以确保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

     

    参考链接:https://www.accessdata.fda.gov/drugsatfda_docs/label/2023/212887s008lbl.pdf

    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