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卡博替尼(Cabozantinib)与阿昔替尼(Axitinib)作为两种重要的靶向治疗药物,在肺癌、肾癌及其他多种肿瘤的治疗中均展现出显著疗效。这两种药物在作用机制、适应症、用法用量及副作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卡博替尼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够抑制多种与肿瘤发生、转移、血管生成及微环境维持密切相关的酪氨酸激酶受体,包括RET、MET、VEGFR-1/2/3、KIT等。这些受体的抑制有助于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卡博替尼最初被批准用于治疗进展性、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2]。此外,它在前列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肝癌等肿瘤中也显示出一定的疗效[2]。近年来,卡博替尼在RET重排肺癌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并且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单独使用或与厄洛替尼联合使用均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阿昔替尼同样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抑制VEGFR、PDGFRβ和c-Kit等信号通路。这些信号通路在肿瘤细胞的增殖、血管生成及侵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阿昔替尼主要用于既往接受过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或细胞因子治疗失败的进展期肾细胞癌(RCC)的成人患者。此外,阿昔替尼在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也显示出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卡博替尼:推荐剂量为140mg/天(通常为80mg一剂,20mg三剂),不能与食物同服(饭前至少1小时或饭后至少2小时后服用),持续治疗直至疾病恶化或发生不能接受的毒性。
阿昔替尼:推荐起始口服剂量为5mg,每日两次,可与食物同服或在空腹条件下给药。给药时间间隔约为12小时,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剂量可逐渐增加至7mg或10mg,每日两次。
卡博替尼常见副作用包括腹泻、口腔炎、掌足综合征(PPES)、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恶心、疲乏等。严重副作用可能包括出血、高血压危象、下颌骨坏死、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等。在使用卡博替尼时,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尿蛋白及口腔状况,并根据需要调整剂量或停药[5]。
阿昔替尼:常见副作用包括高血压、腹泻、疲劳、手足综合征、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严重副作用可能包括心力衰竭、胃肠穿孔和瘘管形成、甲状腺功能不全等。在使用阿昔替尼时,需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血红蛋白或血细胞比容等指标,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两种药物均可能与CYP3A4抑制剂或诱导剂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特别注意避免与强效CYP3A4抑制剂或诱导剂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