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非戈替尼(filgotinib)作为一种选择性JAK1抑制剂,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溃疡性结肠炎治疗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临床价值。随着2025年的临近,该药物的价格走势受到多方因素影响,预计将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目前市场上存在原研药和仿制药两种选择,价格差异显著,这种格局在2025年可能会发生一定变化。
从适应症角度来看,非戈替尼在治疗中度至重度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特别适用于对甲氨蝶呤等传统药物反应不佳的患者。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领域,该药物为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临床研究表明,每日200mg的剂量在多数患者中能取得良好效果,且安全性优于部分同类药物。这些疗效优势为非戈替尼维持较高市场定价提供了基础,但随着更多竞争产品的出现,价格压力也将逐渐显现。
当前非戈替尼的市场价格呈现两极分化态势。欧洲原研药价格居高不下,200mg30片的包装售价超过万元人民币,而老挝卢修斯等仿制药厂商的产品价格则亲民许多,100mg30片的仿制版本仅需约900元。这种巨大价差在2025年可能会有所缩小。一方面,随着专利保护期的临近,更多仿制药企业可能加入竞争,进一步拉低仿制药价格;另一方面,原研药企为维持市场份额,可能通过降价或推出患者援助计划等方式调整定价策略。
对于中国患者而言,该药物能否在国内获批上市将是影响价格的关键变量。如果获得批准,国内市场的竞争可能会显著改善药物可及性;若仍需依赖进口,则价格仍将维持相对高位。患者在用药选择时,除了考虑价格因素,还应充分评估药品质量、疗效和安全性,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治疗决策。
参考资料:https://go.drugbank.com/drugs/DB14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