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1-9769
肿瘤科
血液科
肝胆科
感染科
风湿免疫科
心血管科
内分泌科
妇科
皮肤科
消化科
呼吸科
神经科

医药资讯

白血病资讯
血小板增多症
骨髓瘤
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肾肺功能失调
骨髓纤维化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输血性铁过载
贫血

尼洛替尼标准用法用量及调整方案建议

尼洛替尼(Nilotinib)作为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慢性髓性白血病(Ph+ CML)的重要药物,其标准用法用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严格把控。对于新诊断的慢性期患者,推荐剂量为300毫克,每日两次口服,空腹服用,即餐前至少1小时或餐后至少2小时。这一剂量方案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能够有效抑制BCR-ABL激酶的活性,控制疾病进展。而对于对既往治疗(如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慢性期或加速期患者,剂量通常调整为400毫克,每日两次,以增强治疗效果。无论哪种情况,治疗均需在具有CML治疗经验的医师指导下进行,并持续进行直至患者不再受益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

2025071511284143913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剂量的调整往往需要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治疗反应灵活处理。例如,对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可能需要暂时中断治疗或减少剂量。常见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如恶心、皮疹、头痛等,以及血液学不良反应如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等,都可能成为剂量调整的触发因素。特别是对于骨髓抑制明显的患者,通过定期监测血细胞计数,医生可以及时调整剂量或暂停用药,待血液学指标恢复后再重新开始治疗。此外,肝功能异常、胰腺炎或电解质紊乱等也需要密切监测,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对于已达到深度分子学反应(MR4.5)且持续至少1年的患者,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尝试停药。但停药后需严格监测BCR-ABL转录本水平,第一年每月一次,第二年每6周一次,之后每12周一次。如果发现分子学反应丧失,需在4周内重新开始治疗,剂量通常与停药前一致或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这种严密的监测和灵活的调整策略有助于在维持疗效的同时,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用药风险。

特殊人群的用药也需特别注意。儿童患者的剂量需根据体重和体表面积计算,并在治疗期间定期评估生长发育情况。老年患者和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谨慎用药,必要时进行心血管状态评估。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应避免使用尼洛替尼,以免对胎儿或婴儿造成潜在危害。此外,尼洛替尼与某些药物(如强效CYP3A抑制剂或诱导剂)存在相互作用,联合用药时需调整剂量或选择替代药物。

总之,尼洛替尼的用法用量需个体化制定,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反应和耐受性动态调整。通过规范的用药管理和严密的监测,可以最大化药物的治疗效果,同时将不良反应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参考资料:https://www.yaodey.com/drug/380.html

更多药品相关信息请咨询药纷享客服,上市情况、有没有仿制药、价格多少
上一篇:尼拉帕利阿比特龙片绝对禁用人群:肝功能异常/严重心脏病患者风险警示 下一篇:甲苯磺酸利特昔替尼胶囊的主要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