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阿普唑仑(Alprazolam)是一种苯二氮䓬类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焦虑障碍、恐慌症以及伴随焦虑症状的短期失眠。其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GABA)的神经传导作用,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过度活跃,从而缓解紧张、恐惧和躯体化症状。然而,与其他苯二氮䓬类药物类似,长期或不当使用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需在严格医疗监督下用药。
该药物在发挥疗效的同时,可能引发多系统副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约30%的患者会出现嗜睡症状,20%报告头晕感,10%存在运动协调障碍(共济失调),表现为步态不稳或精细动作困难,老年患者需特别注意跌倒风险。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短期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下降,甚至增加抑郁发作风险,尤其是已有抑郁病史的患者。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也较常见,约15%的患者会感觉疲劳,10%出现口干现象,部分患者可能伴有便秘、腹泻或排尿困难。低血压、心悸等心血管系统反应虽比例较低,但仍需关注。情绪方面,10%的患者可能出现情绪波动、易怒等症状,个别案例报告兴奋多语、睡眠障碍甚至幻觉,但停药后通常可缓解。
依赖性与戒断反应是阿普唑仑长期使用的核心风险。连续用药超过4周可能产生躯体依赖,突然停药可能引发焦虑反跳、失眠加重、震颤、恶心等戒断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癫痫发作。因此,医生通常建议短期使用(不超过12周),并通过缓慢减量(每1-2周减少25%剂量)降低风险。
此外,阿普唑仑与酒精、阿片类药物或其他中枢抑制剂联用时,可能因协同作用导致呼吸抑制,甚至危及生命。青光眼、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严重呼吸或肝功能不全者禁用。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定期复诊评估疗效与安全性,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突然停药。
参考资料:https://www.drugs.com/alprazola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