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索托拉西布(Sotorasib)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的KRAS G12C抑制剂,其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的地位日益巩固。在适应症方面,主要适用于那些经FDA或同等标准的检测方法确认为KRAS G12C突变,并且至少接受过一次全身治疗(如化疗或免疫治疗)后失败或不适用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国内患者而言,这一核心要求是临床用药的基本依据。标准的用法用量依旧是每日一次口服960毫克,直至疾病出现进展或患者无法耐受其毒性。
价格与可及性一直是患者最为关切的问题。2025年,索托拉西布原研药尚未上市,因此患者获取药物的主要途径依然是通过海外市场。原研药的价格依然维持在高位,欧洲版或中国香港版一个月的治疗费用通常需要数万元人民币,这对普通家庭而言是不小的经济负担。然而,老挝等地区的仿制药价格在2025年价格依旧亲民。例如,老挝卢修斯、老挝大熊等药厂生产的仿制药,其120mg*56片规格的价格稳定在千元人民币级别,使得月度治疗费用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极大地提升了药物的可及性,为更多患者带来了持续治疗的可能。
在临床应用效果上,随着更多真实世界研究数据的出炉,索托拉西布的疗效得到了进一步验证。长期的随访数据继续支持其在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客观缓解率方面的表现。与早期临床试验数据相比,在更广泛的患者群体中,索托拉西布显示出了一致的抗肿瘤活性,能够有效控制肿瘤进展,并为部分患者带来长期的生存获益。
关于副作用情况,索托拉西布最常见的副作用仍然集中在胃肠道反应(如腹泻、恶心、呕吐)和肝脏毒性(如转氨酶升高)上。经过数年的临床应用,医生可以通过预防性用药、剂量调整以及支持性治疗等方式有效管控大多数不良反应,从而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肝功能监测是治疗期间不可或缺的一环。
综上所述,进入2025年,索托拉西布对于KRAS G12C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其应用依然有效。虽然原研药价格高昂且未正式登陆国内市场,但仿制药的可及性为患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选择。患者在与医生充分沟通后,可以基于自身经济情况和病情做出合理的选择。
参考链接:https://www.lumakra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