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1-9769
肿瘤科
血液科
肝胆科
感染科
风湿免疫科
心血管科
内分泌科
妇科
皮肤科
消化科
呼吸科
神经科

医药资讯

血小板减少症资讯
血小板增多症
骨髓瘤
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肾肺功能失调
骨髓纤维化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输血性铁过载
贫血

福他替尼/福坦替尼开展过哪些临床试验?

福他替尼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治疗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口服脾酪氨酸激酶(SYK)抑制剂,其研发过程凝聚了多项关键临床试验的验证。这类疾病因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血小板导致出血风险升高,传统疗法如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及脾切除术虽能缓解部分患者症状,但对难治性病例疗效有限。福他替尼通过靶向抑制SYK激酶活性,阻断巨噬细胞Fcγ受体信号传导,减少抗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为后线治疗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其核心临床试验体系由三项研究构成。FIT-1与FIT-2作为平行开展的III期随机双盲试验,对比了福他替尼与安慰剂在持续性/慢性ITP患者中的疗效。试验中,患者每日两次口服100mg福他替尼,若28天后血小板计数未达安全阈值则增至150mg。结果显示,治疗组在12周内血小板计数升至≥50×10⁹/L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且14-24周期间维持稳定应答的患者比例较安慰剂组提升数倍。尽管FIT-2单独分析未达统计学显著性,但两项试验的汇总数据证实了福他替尼在提升血小板水平及持续缓解率方面的优势。

2025103011411384568

开放标签的FIT-3试验进一步验证了福他替尼的长期安全性与疗效。该研究纳入完成FIT-1/FIT-2的患者,持续治疗52周后发现,部分患者血小板计数可长期维持在安全范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随用药时间延长未显著增加。这一结果支持了福他替尼作为慢性疾病管理药物的可行性,尤其适用于需长期控制出血风险的患者。

针对亚洲人群的III期研究补充了全球数据。日本开展的试验中,福他替尼治疗组实现稳定血小板应答(定义为治疗第14-24周中至少4次访视血小板≥50×10⁹/L)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安慰剂组,且安全性特征与欧美研究一致,未发现新的风险信号。这项研究为药物在东亚人群中的适用性提供了直接证据,推动了其在日本、中国等地的注册进程。

从作用机制看,福他替尼的独特性在于其靶向SYK激酶这一免疫细胞信号传导的关键节点。与传统疗法通过抑制免疫反应或刺激血小板生成不同,福他替尼直接阻断血小板破坏的最终通路,为对TPO受体激动剂或免疫抑制剂耐药的患者提供了替代方案。临床试验中,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轻度胃肠道反应及高血压,多数可通过剂量调整或对症处理控制,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体现了靶向药物“精准治疗”与“可控毒性”的平衡优势。

目前,福他替尼已在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地获批用于二线及以上ITP治疗,其临床试验数据不仅支撑了监管机构的审批决策,更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循证依据。随着对SYK通路在自身免疫疾病中作用的深入理解,福他替尼的适应症范围或有望扩展至其他免疫介导的血液病,持续推动靶向治疗在罕见病领域的应用创新。

参考资料:https://www.tavalisse.com/


更多药品相关信息请咨询药纷享客服,上市情况、有没有仿制药、价格多少
上一篇:非唑奈坦(fezolinetant)的适应症有哪些,适用人群是哪些? 下一篇:一旦开始服用索拉非尼(多吉美),是否就不能停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