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药品基本信息】
通用名称:艾沙妥昔单抗
英文名称:Isatuximab
商品名称:赛可益、Sarclisa
【适应症】
艾沙妥昔单抗是一种靶向CD38的嵌合免疫球蛋白G1(IgG1)单克隆抗体,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其适应症包括:
1.与泊马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种疗法(包括来那度胺和蛋白酶体抑制剂)的成年患者。
2.与卡非佐米和地塞米松联合,适用于已接受过1至3线治疗但无效或不再有效的成年患者。
3.对于不适合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的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可与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使用。
临床使用前需通过专业医疗评估确认患者是否符合用药指征。

【用法用量】
艾沙妥昔单抗的推荐剂量为静脉输注10 mg/kg实际体重,具体给药方案根据联合用药类型调整:
1.与泊马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周期为28天(4周)。第1周期每周给药(第1、8、15、22天),第2周期起每2周给药(第1、15天),持续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2.与卡非佐米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周期为28天(4周)。第1周期每周给药(第1、8、15、22天),第2周期起每2周给药(第1、15天),持续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3.与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第1至4个周期为42天(6周),第5周期起为28天(4周)。第1周期每周给药(第1、8、15、22、29天),第2至4周期每2周给药(第1、15、29天),第5周期起每2周给药(第1、15天),第18周期起每4周给药(第1天)。
给药前需稀释至250mL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中,使用0.22微米过滤器过滤后静脉输注。首次给药前需使用地塞米松、对乙酰氨基酚、苯海拉明等预处理药物预防输液反应。
【药理作用】
艾沙妥昔单抗通过特异性结合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表面的CD38受体,发挥多重抗肿瘤机制:
1.直接诱导细胞凋亡:无需交联即可启动程序性细胞死亡。
2.激活免疫效应: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抗体依赖性细胞吞噬作用(ADCP)和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CDC)杀伤肿瘤细胞。
3.抑制酶活性:阻断CD38的ADP-核糖基环化酶功能,削弱免疫抑制微环境。
4.调节免疫细胞:抑制CD38阳性的调节性T细胞和骨髓源性抑制细胞,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
1.血液系统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需定期监测血细胞计数并预防感染。
2.输液反应:表现为咳嗽、发冷、恶心等,需通过预处理药物和调整输注速度控制。
3.感染风险:包括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需强化免疫抑制管理。
4.其他反应:腹泻、疲劳、皮疹等,多数可通过支持治疗缓解。
严重不良反应包括机会性感染、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如皮肤鳞状细胞癌)及严重的血液系统毒性,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
【药物相互作用】
艾沙妥昔单抗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需注意:
1.免疫调节剂:与来那度胺或蛋白酶体抑制剂联用可能增强疗效,但需调整剂量以减少毒性叠加。
2.化疗药物:与紫杉醇等联用可能增加骨髓抑制风险,需密切监测血细胞计数。
3.对症治疗药物:止痛药、抗生素等可能影响药代动力学,需评估相互作用风险。
【特殊人群用药】
1.老年人:无需调整剂量,但需加强不良反应监测。
2.肝肾功能不全:轻中度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重度损害患者需谨慎使用。
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生育期女性需在治疗期间及停药后5个月内采取避孕措施。
4.儿童: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
【储存条件】
艾沙妥昔单抗需避光冷藏于2℃至8℃环境中,不可冷冻或震摇。稀释后的溶液在室温下需在8小时内使用,冷藏条件下需在48小时内使用。
【注意事项】
1.治疗前需评估患者基础血细胞计数和感染风险。
2.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感染标志物。
3.输血前需告知医护人员正在使用艾沙妥昔单抗,以防输血反应。
4.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需暂停治疗并调整方案。
5.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艾沙妥昔单抗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其多机制抗肿瘤作用显著改善了复发/难治性患者的预后。患者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以实现最佳疗效与安全性平衡。
参考资料:https://www.drug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