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特泊替尼(tepotinib,商品名为拓得康)是一种针对MET基因外显子14跳跃突变的靶向药物,主要用于无法切除或已进展、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一款靶向治疗药物,其通过抑制异常激活的ME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从而延缓肿瘤生长。然而,治疗过程中可能伴随一系列生理指标变化,因此需通过系统监测确保用药安全性与治疗连续性。
治疗期间,患者需定期接受实验室检查以评估器官功能。肝功能是重点监测内容之一,因为特泊替尼可能引起肝酶异常,表现为谷丙转氨酶(ALT)或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升高。通常建议在开始治疗前检测基线肝功能,并在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潜在肝损伤。肾功能同样需要关注,尤其是对于原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药物代谢可能受影响,需通过血肌酐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评估肾脏状态。
![Mkgaa768x432 [最大宽度 320 最大高度 240] 2025112011394033712](/upload/ueditor/image/20251120/2025112011394033712.jpg)
血液学参数也是监测的重要部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或中性粒细胞减少,定期全血细胞计数有助于早期识别骨髓抑制风险。此外,电解质水平如血钾、血镁可能因药物作用或个体差异出现波动,需结合患者症状进行动态监测。例如,低钾或低镁可能导致疲劳、肌肉无力等症状,需及时纠正。
临床症状评估同样不可或缺。患者需记录日常身体感受,如是否出现外周水肿、恶心、疲劳等常见副作用。外周水肿可能提示体液潴留,需结合血压和体重变化综合判断;消化系统不适可能影响营养摄入,需调整饮食或对症支持。若出现呼吸困难、严重头痛等非特异性症状,需进一步排查是否与药物相关。
治疗期间的影像学评估亦需按计划进行,通过CT或MRI扫描观察肿瘤变化,判断是否需调整剂量或暂停用药。若患者出现新的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可能需提前安排影像学检查。同时,药物剂量可能因毒性反应调整,但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实施,避免突然停药影响疗效。
特泊替尼的疗效与风险需通过规范监测平衡。患者需保持与医疗团队的紧密沟通,定期反馈身体状况,配合完成各项检查。通过科学的监测体系,既能及时干预潜在风险,又能为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最终在控制疾病进展的同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链接:https://www.tepotinib.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