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1-9769
肿瘤科
血液科
肝胆科
感染科
风湿免疫科
心血管科
内分泌科
妇科
皮肤科
消化科
呼吸科
神经科

医药资讯

肺癌资讯
肺癌
肝癌
乳腺癌
直结肠癌
胃癌
胰腺癌
肾癌膀胱癌
卵巢癌
宫颈癌
淋巴瘤
甲状腺癌
子宫内膜癌
骨肿瘤
其他肿瘤
前列腺癌
其他肿瘤
黑色素瘤

洛拉替尼/劳拉替尼(博瑞纳)属于第几代靶向药物

洛拉替尼,商品名博瑞纳,作为第三代ALK/ROS1双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这款由辉瑞公司研发的创新药物,凭借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卓越的临床表现,成为ALK阳性晚期肺癌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尤其为脑转移患者带来了显著生存获益。

洛拉替尼的研发源于对ALK融合基因耐药机制的深度解析。第一代药物克唑替尼虽开创了ALK靶向治疗先河,但患者普遍在1-2年内出现耐药,且因血脑屏障穿透力弱,脑转移成为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第二代药物如阿来替尼、塞瑞替尼虽提升了疗效,但对部分复杂耐药突变仍束手无策。洛拉替尼通过创新的大环酰胺结构,实现了对ALK激酶域的“三维包裹式”抑制,不仅覆盖了包括G1202R在内的9种常见耐药突变,更展现出对ROS1融合基因的强效抑制作用,成为全球首个同时攻克ALK/ROS1耐药难题的第三代靶向药。

2025112111291455715


脑转移是ALK阳性肺癌患者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传统靶向药因难以突破血脑屏障,导致颅内病灶控制率不足。洛拉替尼的分子设计显著提升了脂溶性,使其能够高效穿透血脑屏障,在脑脊液中达到治疗浓度。临床数据显示,对于基线存在脑转移的患者,洛拉替尼的颅内客观缓解率高达80%以上,部分研究中甚至达到93.3%,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这一突破性进展使肺癌脑转移从“治疗禁区”转变为“可控疾病”,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生存时间。

洛拉替尼最初获批用于克唑替尼或其他ALK抑制剂耐药后的后线治疗,但随着研究深入,其一线治疗价值逐渐凸显。全球多中心CROWN研究证实,与克唑替尼相比,洛拉替尼一线治疗可使患者三年无进展生存率提升至63.5%,基线无脑转移患者的三年脑转移发生率仅0.9%,整体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73%。基于这一数据,洛拉替尼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作为ALK阳性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药物,标志着肺癌治疗向“慢性病管理”模式迈进。

尽管洛拉替尼疗效显著,但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也带来了特定的不良反应。中枢神经系统效应(如认知障碍、情绪改变)、高脂血症、房室传导阻滞等需密切监测。临床实践中,通过剂量调整(如从100mg减至75mg或50mg)和对症支持治疗,多数不良反应可逆且可控。此外,洛拉替尼与强效CYP3A诱导剂(如利福平)联用可能引发严重肝毒性,需严格避免合用。

2022年4月,洛拉替尼在中国正式获批,也在同年通过国家医保谈判纳入医保目录,显著降低了患者经济负担。目前,国内已积累大量真实世界数据,验证了其在不同治疗线数、不同耐药背景患者中的疗效一致性。随着对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洛拉替尼与其他治疗手段(如化疗、免疫治疗)的联合方案正在探索中,有望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存。

洛拉替尼的出现,不仅代表了ALK靶向治疗的技术飞跃,更重新定义了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标准。其从后线到一线的治疗升级,以及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转化应用,彰显了精准医疗时代个体化治疗的巨大潜力。随着研究深入和可及性提升,洛拉替尼将继续为ALK阳性肺癌患者点亮生存希望。

参考链接:https://www.lorbrena.com/


更多药品相关信息请咨询药纷享客服,上市情况、有没有仿制药、价格多少
上一篇:卡博替尼(Cabozantinib)的具体价格是多少 下一篇:如何正确使用图卡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