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卡博替尼(Cabozantinib)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肿瘤治疗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价值。其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MET)、微血管相关蛋白受体(RET)等多种关键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活性,阻断肿瘤生长、转移及血管生成所需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在适应症方面,卡博替尼的胶囊剂型专为进展性、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MTC)设计。这类患者往往面临病情进展迅速、治疗选择有限的困境,卡博替尼的出现为这部分人群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其片剂剂型则覆盖了更广泛的肿瘤类型:针对晚期肾细胞癌(RCC),卡博替尼可作为单药使用,推荐剂量为每日60毫克,持续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对于需要联合治疗的患者,卡博替尼与纳武单抗(nivolumab)的组合方案被推荐为一线治疗选择,其中卡博替尼剂量调整为每日40毫克,与纳武单抗协同作用,增强抗肿瘤效果。

在肝细胞癌(HCC)领域,卡博替尼为曾接受索拉非尼治疗但病情仍进展的晚期患者提供了二线治疗选择,同样以每日60毫克的剂量持续给药。此外,对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若既往VEGFR靶向治疗失败且对放射性碘治疗不敏感或不适合,卡博替尼片剂(每日60毫克)可作为单一疗法,为这部分难治性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用药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剂量规范:胶囊与片剂不可相互替代,进展性甲状腺髓样癌患者需每日空腹服用140毫克胶囊(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而其他适应症患者则根据剂型选择每日60毫克或40毫克片剂。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压、肝肾功能及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及时调整剂量或暂停用药以确保安全。卡博替尼通过多靶点抑制机制,为多种晚期实体瘤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治疗选择,其临床应用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用药规范。
目前,卡博替尼尚未在国内正式获批上市,对于有治疗需求的患者而言,若希望获取该药物,可通过合规的海外购药途径进行购买。海外市场上,卡博替尼原研药存在多个版本,涵盖欧洲版、中国香港版、日本版以及土耳其版,这些版本因地区定价策略、关税政策等因素,价格区间较大,大致在两万多元至五万多元不等。
与此同时,老挝与孟加拉等国家已正式批准了卡博替尼的仿制药上市。这些仿制药在药物核心成分上与原研药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了疗效的等效性。其规格多样,包括20毫克×90粒装、60毫克×30片装以及80毫克×30粒装等,以满足不同患者的用药需求。价格方面,仿制药因生产成本较低、市场竞争充分等因素,显得更为亲民,最新价格区间在五百多元至一两千元之间,为患者提供了更为经济的治疗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