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培唑帕尼/帕唑帕尼(pazopanib,商品名为维全特)作为一种激酶抑制剂,在肿瘤治疗领域展现出独特价值。其核心作用机制在于精准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等关键酪氨酸激酶。这些受体在肿瘤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中扮演“开关”角色——当受体被激活时,会触发下游信号通路,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并为肿瘤细胞提供养分,同时加速细胞分裂。培唑帕尼通过阻断这些受体的活性,如同切断肿瘤的“营养通道”,既能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又能直接干扰肿瘤细胞的增殖信号,形成双重抗肿瘤效应。
![下载 (3) [最大宽度 320 最大高度 240] 2025112112312564327](/upload/ueditor/image/20251121/2025112112312564327.jpg)
在晚期肾细胞癌(RCC)的治疗中,培唑帕尼被证实可显著延缓疾病进展。对于初治患者,它作为一线治疗方案,通过持续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使肿瘤生长速度减缓;对于既往接受过细胞因子治疗但效果不佳的患者,培唑帕尼则通过其多靶点特性,突破单一通路抑制的局限性,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部分患者用药后,肿瘤体积缩小或稳定,疼痛、乏力等症状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针对先前接受过化疗的晚期软组织肉瘤(STS)患者,培唑帕尼同样表现出治疗潜力。软组织肉瘤类型复杂,部分亚型对传统化疗敏感性低,而培唑帕尼通过抑制肿瘤微环境中的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信号,为这类患者提供了维持治疗或后线治疗的新方案。用药后,患者可能观察到肿瘤生长速度减缓,甚至部分病灶缩小,同时伴随疼痛减轻和体能状态改善。
需注意的是,培唑帕尼的治疗效果存在个体差异,且可能伴随高血压、肝功能异常、腹泻等不良反应。因此,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压、肝功能和血常规指标,医生会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调整剂量或联合支持治疗,以平衡疗效与安全性。总体而言,培唑帕尼通过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为晚期肾细胞癌和软组织肉瘤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治疗选择。
参考链接:https://www.votrien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