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尽管Pegloticase在控制严重高尿酸血症方面疗效显著,但其副作用相对较多且需重点防范,尤其是输注相关反应、免疫反应和心血管风险,是临床使用中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输注相关反应(IRs),这类反应可能发生在输注过程中或输注后数小时内。典型表现包括:皮疹、潮红、呼吸急促、低血压、胸闷、寒战等,严重者可发展为过敏性休克或致命性过敏反应。数据显示,约25%以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输注反应。因此,在使用Pegloticase前,必须对患者进行抗过敏药物预处理,并在医疗机构内进行严格监控。
其次,长期使用Pegloticase可能诱导产生抗药性抗体(anti-pegloticase antibodies)。这些抗体会导致药效降低,并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一项临床研究显示,约89%的治疗失败者检测出抗体阳性,提示耐药风险普遍存在。抗体产生后也容易引发更严重的输注反应。
此外,痛风加剧(flare)在治疗初期较为常见,尤其在首月内,因尿酸快速下降,刺激痛风石释放晶体所致。这种现象虽属预期反应,但常造成患者痛苦,需配合使用秋水仙碱或NSAIDs进行预防和缓解。
心血管不良事件是另一需要关注的问题。临床研究提示,Pegloticase使用者中出现了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衰恶化等报告,尤其在既往有心血管病史患者中风险更高,故应慎重评估。
其他较少见副作用还包括:头痛、恶心、疲劳、咳嗽、背痛、注射部位不适等,一般为轻中度,可自行缓解或通过调整治疗方案控制。
综上所述,虽然Pegloticase在治疗难治性痛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副作用尤其是严重过敏反应不可忽视,治疗过程中需严格监控患者反应,并在有经验的医疗环境中实施治疗。
参考资料:https://en.wikipedia.org/wiki/Peglotic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