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1-9769
肿瘤科
血液科
肝胆科
感染科
风湿免疫科
心血管科
内分泌科
妇科
皮肤科
消化科
呼吸科
神经科

医药资讯

肺病纤维化资讯
鼻炎
肺栓塞
慢性阻塞性肺病
新冠肺炎
肺动脉高压
间质性肺病
肺病纤维化

吡非尼酮与尼达尼布疗效对比

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Nintedanib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和其他间质性肺病(ILD)的两种主要抗纤维化药物。虽然两者都获得了相关适应症的批准,但在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为临床用药选择提供了不同的考量依据。

从作用机制来看,吡非尼酮主要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促纤维化因子的产生来发挥作用,具有广谱抗炎和抗纤维化特性。而尼达尼布则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同时阻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信号通路,更直接地干预纤维化进程。这种机制差异导致了两者在临床应用中可能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

2025070411214182996

在临床疗效方面,多项研究证实两种药物均能显著延缓IPF患者的肺功能下降。吡非尼酮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可降低用力肺活量(FVC)年下降率约50%,并能减少急性加重的风险。尼达尼布同样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可使FVC年下降率减少约40-50%。值得注意的是,尼达尼布在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病(SSc-ILD)的治疗中也显示出明确疗效,这是其相对于吡非尼酮的一个优势适应症。而吡非尼酮则在部分研究中表现出可能改善患者生存期的趋势。

在安全性方面,两种药物具有不同的不良反应谱。吡非尼酮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症状(如恶心、食欲下降)和光敏反应,需要特别注意防晒措施。尼达尼布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腹泻,发生率较高但通常可控,其他常见问题包括肝酶升高和胃肠道不适。相比之下,尼达尼布的肝脏毒性相对较小,使其在轻度肝功能损害患者中仍可调整剂量使用,而吡非尼酮在这类患者中需要更谨慎的剂量调整。

在用药便利性方面,尼达尼布每日两次的给药方案可能比吡非尼酮每日三次的给药更有利于患者依从性。然而,尼达尼布必须与食物同服且不能打开胶囊的特殊要求,可能对部分老年患者或吞咽困难者造成不便。吡非尼酮则需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以达到目标治疗剂量。

总体而言,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都是治疗IPF和其他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病的有效药物,选择哪种药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合并症、耐受性和个人偏好。在临床实践中,有时也会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和耐受性在两药之间进行转换。未来,针对不同患者群体的个体化用药策略,以及两药联合治疗的可能性,都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参考资料:https://en.wikipedia.org/wiki/Nintedanib

更多药品相关信息请咨询药纷享客服,上市情况、有没有仿制药、价格多少
上一篇:比美替尼是否已在中国获批上市 下一篇:2025年乌帕替尼医保报销政策